2012年度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参评论文(第一页)类别:E编号:13题目:探究式教学为化学教、学保驾护航内容提要:文章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分析探究式的学习环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化学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主题词:探究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生学、效率2012年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参评论文(首页)类别:E编号:13题目:探究式教学为化学教、学保驾护航内容提要:文章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分析探究式的学习环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化学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主题词:探究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生学、效率作者单位:通州区(县)第二中学学校作者姓名:李连青通讯地址:通州区玉带河西街28号邮编:101100联系电话单位:通州区第二中学住宅:通州区玉带河西街30号251手机:13716671285探究式教学为化学教、学保驾护航所谓科学探究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方案并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初中阶段的科学探究以“重视实验、关注探究、联系实际、学会思考、培养能力、促进发展”为原则。《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探究题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中考化学学科的重要题型之一。因此,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理念提出来的有效的教学方式,起到为我们的化学教学保驾护航的作用。一、创设探究学习环境,提高化学教师教的效率。在《课程标准》中对教学活动提出明确要求:化学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各种探究实验,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感情,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1、促进教师不断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主要表现是: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指路人;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讲人,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应是单纯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关注者,而应是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奠基人;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培养的人才不应是只具备应试能力的人才,而应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我们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刻领会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知识观、课程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防止出现“旧的方法不管用,新的方法不会用”,“老师上课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的情况。2、促进教师不断研究教材,利用教材,创新教材。初三化学虽说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阶段,但其内容不仅涉及到化学学科体系内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且延伸到了社会和家庭。在初三化学教材中,科学探究贯穿于教材的始终。中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加强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考查。教材中有哪些探究性课题?针对哪些内容?如何对课题进行改进更有利于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好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不拘泥于教材,敢于对教材中的探究性内容进行创新,打破唯书本论。如:探究二氧化碳性质实验中,将二氧化碳倒入放有阶梯蜡烛的烧杯中,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但实际操作中有一定难度,经常有同学出现上面蜡烛先熄灭的现象,得出错误结论。对实验稍作改进,就是用一个漏斗,使二氧化碳沿漏斗倒入就可以使实验获得成功。在教学中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我们经常需要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如:验证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教材安排的是演示实验:向10ml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再慢慢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