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提高会考优秀率的有效途径工作单位:浙江省上虞市丰惠中学姓名:刘淑娥【摘要】开放网络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果,增进了师生交流,但网络的负面作用也极大干扰着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严重威胁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针对这个矛盾,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于在网络环境下怎样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会考优秀率,提出了几点心得体会。【关键词】网络教材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教学模式中间层次课堂效率一、引言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开放的网络环境逐渐步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强大的网络功能、丰富的网络资源给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都带来了极大便利,但网络的负面作用也极大威胁着学生的身心,干扰课堂秩序并影响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以前我校在学习网络内容的时候通常是只让学生看着教师如何操作,如何搜索信息,强调操作方法,而很少让学生在机房操作。曾经一度禁止学生上网,得到的结果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对教师也是抱怨不止,会考成绩往往是及格率还可以,优秀率不理想。在改善了学生机房的上网条件后,我们开始重新思索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探求新的教学模式,积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保证会考合格率的前提下,提高优秀率。本文主要讲述如何引导学生在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教材资源,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提高会考的优秀率。二、以制度约束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会考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目前大多数的高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加上网络游戏、聊天等因素对众多学生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他们坚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新学期前四周是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力和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最好时期,上课第一周就要学习机房使用的规章制度,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加以引导,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和上机习惯。第二周反馈上周情况,如哪几位同学关机时,不注意看清楚,错选成“重新启动”,导致部分机器没正常关机,启动时出现扫描的情况,大家要引起重视,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不能想当然,否则会导致重要数据丢失的严重后果。第三周是一个关键的总结周,针对前两周学生学习和上机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调养成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是终身受益的。加上两周来富有吸引力的课堂,让学生亲自体会到不学就是一种损失,慢慢地就舍不得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了。第四周教师需要加大表扬学生的力度,并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这样师生之间就会逐步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当然,教师作为章程的制定者,应当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杜绝上课期间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三、讲究课堂效率,以实力征服学生,提高整体水平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将教学内容与适宜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教师必须在这个问题上下大工夫,要靠实力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课堂上来,而不是靠命令和指责。1、教学内容合理化信息技术新教材实施了一年多以来,面对教材的大量信息和有限课堂时间,只有认真研究教材,用好教材资源,才能提高学生会考的优秀率。同时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适当注意课程内容的拓展,兼顾学生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补充学生感兴趣并真正有用的知识,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抓好信息技术会考需要认真把握教材,用好教材,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树立正确的教材观首先,教材是“资料”。“教材是学生和教师进行教学的材料”。信息技术教科书并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而是一种以资参考的资料。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就可能接受与教科书有关的一些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变化:授课顺序是可变的;授课时间是可调整的;教学实例是可选的;教科书的内容不一定都是必须用的或必须掌握的。其次,教材是“学材”。教材是给学生用的,是学生学习的材料。虽然教材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教师的教学,但教材更主要是给学生用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科书由“教材”变为“学材”。告诉学生,要利用课外时间像阅读课外书一样阅读信息技术教材,并适时适地留下阅读标记。比如,有些是要在上网时实践的,有些是要平时积累的……;一言概之,教材的理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