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我国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一、老年人家庭空巢化形势严峻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和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而且表1中数据显示,我国各地之间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比较大,总体上东部地区的老龄化程度都比中西部地区要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由于生活水平较高和医疗服务设施比较完善等原因,人口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以及由于人口出生率相对较低造成小孩数量相对减少。人口老龄化不仅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其中一个重要负面影响就是老年人空巢家庭的增多。目前我国老年人家庭空巢化趋势非常明显,而且发展速度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迹象。据统计,目前上海空巢家庭大约占到老年人家庭数的三分之一,并预测到2020年上海老年人空巢家庭将占到整个老年人家庭数的80%。导致这种空巢化家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是住房条件的改善,随着人们购买住房或者建造住房能力的增强,过去几代同堂的情况迅速得到改变;第二是人口的老龄化和少子化,过去几代同堂的情况越来越成为不可能;第三是人们的抚养意识等发生了变化,尤其年轻人抚养老年人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和老年人不愿与子女共同生活意识的增强;第四是人口的移动尤其是劳动力的流动,随着这种流动,不仅在城镇而且在农村老年人与子女的分居现象越来越普遍。表12001年我国各地人口老龄化程度(单位:%)全国7.8黑龙江6.0河南7.4贵州6.5北京8.9上海14.1湖北6.7云南6.6天津9.2江苏10.2湖南8.1西藏6.2河北8.0浙江10.2广东7.8陕西6.7山西6.8安徽8.1广西8.2甘肃5.6内蒙古6.8福建7.9海南7.5青海4.9辽宁8.6江西6.9重庆8.8宁夏4.9吉林6.3山东8.2四川8.2新疆5.0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2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6页做成。二、空巢家庭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随着老年人家庭的空巢化,不仅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且给老年人自身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其中最大负面影响之一就是空巢家庭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质量的下降。而这种空巢家庭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下降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第一,空巢家庭老年人中普遍存在孤独感现象;第二,有些空巢家庭老年人中还存在焦虑感。导致这种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导致空巢家庭老年人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担心生病时无人照顾,担心生活不能自理,担心经济困难无法养活自己,担心突发事件无人救援,为子女的状况担忧。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难以应付突发性或常见性困难。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每况越下。据调查,老年人患病的主要病种为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老慢支和白内障等。而且几乎所有的农村老年人都没有医疗保险,即使在城镇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无法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因此在遇到疾病时难以保证能得到较好的治疗。目前,空巢家庭老年人在遇到困难或生病时,主要求助于子女与亲属;其次为保姆;再次为邻居与居委会。而且据调查,当老人们将来生活不能自理时,相当多的老年人首选居家照顾;其次为希望与子女同住,由子女照顾;愿意进养老院养老的比例较低。但由于子女有工作等原因,无法从根本上依靠子女照顾来解决他们的突发性或常见性困难,并且由于收入水平偏低而没有经济能力雇佣保姆来照顾自己或者住进养老院。2、自理能力较差随着身体的每况越下,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也越来越差。而这种情况导致了老年人无法外出进行社交活动等,结果在心里上产生了孤独感;而且由于担心无法自理时没有人照顾而产生了焦虑感。图1中显示了我国各年龄段的死亡率,从图1中可以看出,6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死亡率快速上升。而且从表2中可以发现,我国各地的总体抚养比例都不低,这意味着抚养负担比较重。尤其在“重抚养小孩轻抚养老人”的思想下,老年人的抚养往往得不到保证。在这种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