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塌方基本情况11。1。工程概况11。2。塌方调查情况11。3。现场照片如下12.塌方原因分析13.坍塌处理方案和方法13。1。设置临时钢支撑23。2.封闭掌子面23.3.回填注浆23。4。深孔注浆23.5.掘进施工54.降效影响及安全隐患55。塌方处理计划工期501.塌方基本情况1.1.工程概况五棵松地下商业热力外线工程,红线内工程编号JT15—02C169,红线外工程编号JT15-02C170.隧道初衬净长度88。1米,隧道开挖断面尺寸宽3。3m*高3。15m。本工程隧道初衬施工自2#竖井向既有竖井预留分支1#单向掘进。隧道施工至2#竖井向东71m处时,隧道上拱及以上土质突变为松散房渣土,发生大范围坍塌,故编制此方案进行加固处理。1.2.塌方调查情况经现场核查塌方区域位于自2#开始至1#方向71m处。目前据1#预留分支末端还有17m。隧道开挖断面塌方区域绘制成图如下:横断面纵断面坍落物全部为房渣土,有红砖、房基地面混凝土、块石,塌落下来的最大块料为600*300mm。经统计坍塌方量约为20方。1.3.现场照片如下2.塌方原因分析一直以来隧道上拱土方情况为粉细砂层,这与地勘报告相符,按照设计方案施工比较顺畅;此处突遇松散房渣土的极端土质情况,在地勘报告中未显示,原设计方案未针对性的考虑;在超前导管施工的过程中,拱部土体突然坍塌,幸未有人员受伤。经分析,踏勘主要为前方土质极其松散,房渣土层较厚,自稳能力差,造成突然坍塌。此处地面位于绿化带土山边坡上,无积水现象,塌方坍落下来的土体干燥,未受近期降水影响。施工榀距为520mm,符合图纸设计要求与施工规范要求.故松散的堆积房渣土为本隧道坍塌的主要原因。3.坍塌处理方案和方法1针对本次塌方,我们将以“稳固塌体、填充空洞、注浆加固、谨慎通过”作为指导原则,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3.1.设置临时钢支撑面临二次坍塌风险,在封闭掌子面施工前需对坍塌影响区域的初衬进行支撑加固。采用[20a对扣焊接支顶,共设2道。3.2.封闭掌子面经观察坍塌面受挤压影响,目前短时间内已趋于稳定。于是安排项目人员,对掌子面进行简单清理,并采取封闭掌子面措施.上掌子面封闭按照竖井封底做法,喷料管采用双层双向ø18@200,与钢格栅主筋焊接连接,喷射C20混凝土250mm厚。由于塌方量较大,空洞较高,在对掌子面封闭前,首先预埋锚喷孔和注浆导注浆管管,空洞部分埋入半榀钢格栅.如右图所示:注浆管采用ø32*3.25导管,末端不封堵,不设花孔,用于背后回填注水泥浆填充空洞。导管埋设就位后,进行掌子面封闭作业.钢格栅封闭掌子面首先由左侧向右侧逐步封闭,混凝土封闭后,将喷枪头深入预埋导管内,进行二次锚喷,以最大限度的填充空洞区域。3.3.回填注浆经过二次回喷后的填实度并不饱满,需要进行压浆填缝密实措施。回灌注浆采用水泥浆,水灰比0。5~1:1。注浆压力0.1~0。3MPa。因房渣土空隙较大,回填注浆考虑向外渗透半径1。0~1.5m.具体注浆量以现场计量为准.3.4.深孔注浆空洞填充完毕后,静等24小时,带水泥浆具备了一定强度,能够保障回填区域的稳定性后,组织人员进行深孔注浆,以加固前方房渣土区域。为保障再次掘进的施工安全,采用注浆钻机进行超前管棚支护并深孔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3.4.1.搭设施工操作平台采用钢管脚手架架子搭设双排脚手架做操作平台,平台宽度3m,长度6m,高度2m.23.4.2.设备运输设备自地上运入隧道掌子面,运距80米.注浆设备统计如下:主要机械设备配套表序号123453.4.3.劳动力组织3.4.4.浆液配比浆液种类水泥-水玻璃双液浆3.4.5.注浆参数设计序号1。2。3。4。5.6。7.参数名称注浆孔间距浆液扩散半径注浆速度注浆终压水平注浆段钻孔直径注浆止水段1.0~1。2m0.5m~1.0m40~60L/min0。5Mpa17mΦ40mm隧道上拱初衬开挖断面外4m水泥品号原水玻璃浓度40°Be′水灰比(W:C)1~1。0:1.5体积比稀水玻璃(C:S)浓度1:135°Be′机具名称地址钻机注浆泵立体式搅拌机储浆桶高压胶管规格型号TXU-75ASYB-60/50型SJY0。5m3—1.0m3D25mm—1。6Mpa单位台台台个米数量222840备注水泥加固横断面范围3.4.6.注浆与超前管棚加固断面图横断面如下:因为房渣土空隙较大,浆业极易扩散,本措施考虑先缓慢反复多次注入水泥浆,待浆液充满多数空隙后,改为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