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中专15%大专37.5%本科37.5%工人37.5%管理人员12.5%技术人员50%★大管棚施工控制㈠.φ159长大管棚长70m,采用非开挖技术在地铁施工中尚不多见;㈢.地铁拱顶覆盖层仅7.1m,大管棚施工是地铁开挖支护的主要环节,是控制地表及管线下沉的重要手段,是地铁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㈡.在南京地铁施工的φ108大管棚一直精度不高;㈣.大管棚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开挖及初期支护质量。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长大管棚施工控制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分公司QC小组一、工程概况北京地铁黄庄站位于中关村与知春路交叉口,为地下双层暗挖车站。四号线与十号线斜交,十号线在上,四号线在下,为上侧下岛的换乘站。四号线位于中关村大街下,呈南北走向,全长216.2m,十号线位于知春路下,呈东西走向,全长156.908m,线路纵坡均为2‰。四号线方向分别从1#、2#风道暗挖进入车站南北两端,十号线方向分别从东西两端盖挖竖井进入车站暗挖主体,在1#、2#风道内施工Ø159大管棚,大管棚长分别为45m和48m,在1#、2#风道内施工四号线方向主体70m大管棚,在东西两端施工十号线主体63mØ159大管棚。车站暗挖主体拱顶埋深为7.1m左右,管棚施工处于粉质粘性、粉土层。施工时,2#风道大管棚采用夯管锤施工,其余大管棚均用一次性导向跟管钻进法施工。二.小组概况王华伟大管棚QC小组于2004年3月6日成立并注册,主要由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组成,共8人,小组成员情况见下表。三.选题理由:大管棚QC小组成员概况表小组名称大管棚QC小组本次活动起止时间2004.3~2004.11注册时间2004.3.6注册编号CRSS2-2004-06小组类型现场攻关型小组人数8平均TQC教育时间137.5平均年龄28.8序号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组内职务岗位/技术等级TQC教育时间组内分工1王华伟32本科组长总工/工程师200全面控制2王建锋27本科副组长施技科长/工程师200技术指导3汪定国30本科副组长工程师200技术指导4刘勇30大专组员队长/助工160现场5刘继刚29大专组员测量/技术员90测量6王亚丽30大专组员试验/技术员90试验7伊衍成27中专组员机械/八级80操作8袁英桂25中专组员技工/八级80注浆平均28.8137.5圆饼图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邀请地铁施工专家,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进行大管棚施工论证会,从理论上进行解释论证;◆施工中,部分技术人员及一线工人具有的比较丰富的非开挖施作大管棚经验,;目标能够顺利实现◆项目管理中,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工序质量责任卡,制定严格的工地“三检”制度,细化各项施工方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制图人:汪定国制图时间:2004.5.2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四.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㈠.活动目标:目标值1.实际偏差不大于管棚长度的4‰。2.通过大管棚施工,控制地表及管线沉降;防止开挖出现塌方影响管线损坏,为今后大管棚施工提供经验。制表人:汪定国制表时间:2004.5.21㈡.可行性分析:五、小组活动情况本项目部2#风道Ø159大管棚长48m,共计40根,采用夯管锤施工方法,一次施工完成。针对2#风道Ø159大管棚实际,小组对可能发生的施工问题进行了提前论证,制定预防措施如下:1、预埋Ø217的孔口管,安装密封装置,控制孔口管的竖向偏差和左右位置,防止孔口管角度偏大,影响钻具钻孔方向,由刘继刚负责。2、钻机安装就位,导向钻头质量合格,单面阀焊接牢固,性能可靠,安装齐全,由伊衍成负责。3、开钻后,保持中小水量,中低压力,匀速钻进,时刻观测钻头角度变化情况,角度偏差大于0.3%时,及时纠偏,由刘继刚负责。4、安装大管棚,顶进大管棚,大管棚由每节3m组成,接头为丝扣,丝扣连接牢固后顶进,顶进要匀速,由刘勇负责。5、钻孔注浆,注浆采用1:1的水泥沙浆,注浆套管上准备出气管和进浆管,用锚固剂封闭掌子面和管棚间的缝隙,防止漏浆,由王亚丽负责。根据以上措施,于2004年7月16日完成2#风道40根大管棚施工,对施工出现的问题,制图人:汪定国制图时间:2004.5.20第3页共9页第2页共9页倾角水平角挠曲度注浆效果频数(次)N=19累计频率(%)1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