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二:四川峨眉山自然生态之旅电子教案教学安排一:布置《项目教学任务书》项目教学任务书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项目名称“四川峨眉山自然生态之旅”情境模拟总学时8学时成果展示地点远航旅行社、模拟导游实训室成果展示时间第7、8学时工作岗位销售、计调、全陪导游、地接导游工作任务对象游客(教师及现场同学扮演)工作场景10人团队操作工作方法情境模拟操作教学辅助设施模拟导游实训室、山东远航旅行社百川营业部实境.相关教具组织形式分组团队合作分组原则(1)以40人/班为例,10人一组(2)每组包括角色:销售人员2名、计调2名、全陪2名、地陪4名(3)每组自行推选组长负责人一名项目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中国地貌资源的成因及性质,水资源在旅游景观构成中的作用,典型气象气候资源的成因和生物资源多样性的作用能力目标能够结合游客背景和线路要求撰写导游词,并对导游词进行总结、修改,将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相关知识应用于导游词创作中,最终将知识熟练应用于:线路设计、产品推销以及导游讲解实践中。德育目标认识中国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项目内容简介通过对四川峨眉山自然生态之旅的操作,引导学生围绕峨眉山的自然生态景观设计游览线路,进行导游词创造和讲解,最终达到对地貌资源、水文景观、气象气候景观和生物景观知识的掌握。教学重点中国的地貌景观资源的成因及性质,水资源在旅游景观构成中的作用,典型气象气候资源的成因和生物资源多样性的作用教学难点成因地貌分类及形成考核标准项目成果及过程汇报演示评价标准个人评价分数=团队总分*40%+个人单项项目得分*60%组长分数=个人评价分数*系数1.1项目任务分解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序号子项目名称项目要求1计调产品设计计调根据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及报价2销售人员推销旅游产品能够根据景点特色进行线路推销,阐述所提供旅游线路安排与亮点,达成合作意向。3确认团队后计调工作流程模拟计调定导游、派团、给导游下计划、进行接团前准备。(订房、订餐、订车、定返程交通过程省略)4全陪工作过程模拟出团前准备、接团及欢迎词、沿途讲解、与地陪协调工作5地陪工作过程模拟接团及欢迎词,旅游目的地讲解、与全陪协调工作6送团后总结会各岗位工作人员参加,就此次接团进行总结工作,指出工作中不足,写出书面总结教学安排二:核心知识讲授一、教师讲座讲授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相关知识(3课时)讲授知识一地貌景观资源一、形态地貌和山地景观按常规形态划分:地貌可以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和丘陵五种形态,又称常态地貌。在以上五种形态地貌中,山地往往是旅游资源最集中和典型的地方,因而也是最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旅游景观。极高山——海拔5000米以上山地通常可以分为高山——海拔3500---5000米中山——海拔1000---3500米低山——海拔500---1000米分布:世界上大多数的极高山和高山都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是登山探险和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我国的中山和低山一般分布在人口稠密的地区,相对海拔高度较高,自然风光奇特迷人,开发比较成熟,是观光游览和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名单中,以山地风光为主的占到一半以上,而且绝大部分属于中山和低山。二、成因地貌和主要景观岩溶地貌花岗岩地貌按形成原因划分丹霞地貌火山岩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一)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karst)地貌成因: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在特定的地质、气候、水文条件下,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和冲蚀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主要类型:孤峰、峰林、石林、溶洞。溶洞中又有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和石花等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中国岩溶地貌的特点:1.中国岩溶地貌景观分布十分广泛,分布面积达91万----13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7左右,是世界岩溶面积最大的国家。2.中国岩溶地貌类型之多超过世界任何国家,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三大类型,以及特殊的高寒、干旱类型。3.中国岩溶地貌研究之早也在世界前列,徐霞客(1587-1641年)是世界最早对岩溶地貌进行科学考察记载和系统分类者,而在欧洲,此项工作分别比之晚150多年和200多年,徐霞客曾实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