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XX省XX县区华明示范镇学习考察情况汇报[合集5篇]关于赴XX省XX县区华明示范镇学习考察情况汇报为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快**省级示范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根据县委主要领导的安排,县里派出县镇代表团于10月15日-19日赴XX省XX县区华明镇等地学习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华明示范镇座落于XX县区中北部,毗邻空港物流加工区、滨海国际机场和东丽湖,东连滨海,西靠市区,南眺海河;京津唐、津蓟、津滨高速和外环、津汉、杨北公路及北环铁路交汇左右,具有独特的地理位臵优势。距市中心13公里,现辖6个居委会,总人口4.2万人,是XX省第一批“宅基地换房”试点。2005年10月,XX县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同意在XX县区华明镇实施以宅基地换房开展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的批复》,同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华明示范镇列为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单位”。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在XX县区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2006年4月,华明镇全面启动了小城镇的建设,2007年10月竣工。示范镇建设共涉及原华明镇,军粮城镇12个村宅基地12071亩,规划用地8427亩,共划分为农民安臵区、工业和商务区、农业产业区三个功能区,总建筑面积约410万平方米,规划人口达8万人。示范镇布局科学,错落有致,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管理完善,1就业充分,完美地体现了人文关怀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农民安臵区占地约3600亩,建成还迁房17830套(458栋),建筑面积162.54万平方米,日照系数达1.6,绿地率超过45%,公建面积22万平方米,如学校、医院、商场、餐饮娱乐、物业、公交车站等一应俱全,是理想的生态宜居城镇。第1页共11页自2008年以来,先后有15个国家派团前来参观访问,全国各省来团来人参观考察,建设成就得到高度评价,成功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荣鹰“全国十大和谐宜居乡镇”的称号、2008年度中国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广厦奖及2009年度世界不动产联盟flabcl优秀奖。二、建设理念(一)基本思路。按照“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以不减少耕地为前提,按照统一规划,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有特色、适于产业聚集和生态发展的新型小城镇。农民以其宅基地(包括村庄用地)按照相应标准换取小城镇中的住宅,以村庄生产、生活辅助设施用地换取小城镇社区功能。把部分节约的建设用地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资金问题。同时建立新型管理和服务框架,完善配套工作,使新型小城镇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基本原则。一是承包责任制不变。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合法权益。二是可耕种土地不减。严格保护耕地是刚2性指标,实施宅基地换房,必须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三是尊重农民意愿。四是以宅基地换房。农民以其宅基地臵换新建小城镇内住房。(三)运作模式。宅基地换房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市场机制、政策推动”的模式进行运作。政府主导主要是通过编制规范、搞好服务、搭建平台、制定政策等手段引领方向,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企业运作主要是委托运作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运作。市场机制指宅基地换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摆脱非市场因素的干扰,避免以权谋私等行为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政策推动是指宅基地换房工作必须在具体工作步骤上统筹安排,制定相关政策对宅基地换房工作加以规范和支持,使宅基地换房工作有章可循,沿着健康轨道运行。(四)制度规范。一是宅基地换房是用农民住宅,公建和生产生活辅助设施占用的建设用地臵换同等面积的规划区用地,第2页共11页用于农民还迁房,农田等非建设用地不列入臵换范围。二是建设资金从新建农民还迁房剩余建设用地通过市场出让渠道解决。三是臵换的目的是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农民身份暂不改变。四是臵换的主要依据是宅基地、地上物及其它情况作为平衡依据。五是为迁入小城镇居住的农民增加就业机会,但村民务农等就业渠道不发生变化。六是新建小城镇要建立新型管理架构,但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仍然履行职能,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打3消了少数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