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中有效成分肉苁蓉甙的提取工艺的综述肉苁蓉原植物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属的寄生植物,全世界约有20种,我国有6种及l变种: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IaMa.、盐生肉苁蓉Cistanchesalsa(C.A.Mey)G.Beck、管花肉苁蓉Cistanchetubulo·s口(Schenk)R.Wight、沙苁蓉CistanchesinensisG.Beck、兰州肉苁蓉CistanchelanzhouensisZ.Y.Zhang、迷肉苁蓉Cistancheambigua(Bge.)G.Beck6个种及l变种白花盐苁蓉Cistanchesalsavar.albi-.肪厂P.F.Tuet.Z.C.Lou。肉苁蓉主要生于盐碱地、干河沟、沙地、戈壁、沙漠环境中,气候极端干旱,日照强烈,年降水量少于250mm,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沙多,土壤发育不良,土层薄、质地粗而缺乏有机质。具有一定的抗寒和抗旱性。其寄生于红沙、盐爪爪、着叶盐爪、珍珠、西伯利亚等植物的根上,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纬36。~370,东西横跨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及新疆等5个省区。此外,青海亦有少量分布。其中,内蒙为肉苁蓉的地道产区之首,20世纪90年代以前产量为10×104kg,新疆为20世纪90年代肉苁蓉最大产区,年产春大芸(北疆大芸、梭梭大芸、柴大芸)20×104kg,秋大芸(南疆大芸、红柳大芸、管花大芸)5×104kg。新疆4种肉苁蓉(肉苁蓉、迷肉苁蓉、管花肉苁蓉、盐生肉苁蓉)中,管花肉苁蓉是新疆的标志肉苁蓉。宁夏为肉苁蓉传统产区之一,主产于中卫、灵武、盐池各县。原植物有肉苁蓉,荒漠肉苁蓉、盐生肉苁蓉和沙苁蓉以及白花盐苁蓉睁。肉苁蓉中的化学成分很复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对肉苁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日本起步较早,随着分离提取和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已分离出多种类型的物质,主要可分为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等。而就环烯醚萜类中主要是肉苁蓉甙(boschnaloside)含量最多,它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glc是葡萄糖。它主要存在于肉苁蓉的肉质茎中。它的具有免疫作用,根据肉苁蓉属于一种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或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名贵中药。多糖在其提取物中含量较高,多糖成分的免疫增强作用在肉苁蓉的强壮和补益效用中可能发挥着主要的影响。很多研究表明,肉苁蓉多糖能单独和协同ConA、PHA促进小鼠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L一2的能力,提高小鼠脾指数、血清溶血索值及E一玫瑰花结形成率,促进小鼠腹腔内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王成蓉等研究证实了肉苁蓉多糖能提高肉鸡免疫新城疫苗后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及IFN一y含量,且其效果与肉苁蓉多糖用量存在着一定的量效关系一J。张洪泉等对管花肉苁蓉麦角甾苷的研究也显示麦角甾苷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和免疫调节功能,通过提高T淋巴细胞产生L一2,增强老年小鼠免疫功能而达到延缓免疫老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肾阳虚将导致免疫功能的低下和紊乱,因此补肾壮阳的作用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具有补肾壮阳作用的苯乙醇苷类成分实际上也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这也从侧面反应了中药中有效成分协同作用的治病机理。肉苁蓉的神经保护作用迄今为止,约有近70种化合物从肉苁蓉属植物中分离出来,主要包括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及其苷类、木脂素及其苷类以及生物碱和糖类等其他成分。其中文献报道明确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单体有4个,即麦角甾苷(acteoside)、松果菊苷(echinaco-side)、管花苷(tubuloside)B和紫葳新苷(eampneo-sideII)。可能含有上述单体成分的非单体成分如肉苁蓉总苷、苯乙醇苷类和多糖类等也显示出神经保护活性ⅢJ。凋亡是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在神经系统发育、神经退行性病变和兴奋性神经元损伤中均起重要作用。邓敏等采用PCI2细胞模拟神经细胞的反应,以H2O2诱导细胞氧化损伤,观察管花苷B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证实,管花苷B可以有效地减轻H2O2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在l一100mg/L。的剂量范围内,其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管花苷B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生成和caspase一3活性的升高,并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的高能状态,这几个环节相互联系,共同抑制细胞凋亡,实现神经保护作用。衰老既是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