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国际双顺差的文献综述VIP免费

我国国际双顺差的文献综述_第1页
1/4
我国国际双顺差的文献综述_第2页
2/4
我国国际双顺差的文献综述_第3页
3/4
我国国际双顺差的文献综述摘要:自1994年来,中国的国际收支已经多年呈现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格局。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国际贸易双顺差增长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引起了我国的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虽然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但不容否认,长时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会给我国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导致了我国目前很长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多的流动性。因此,本文从对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发展趋势、背后的原因及可能的影响着手分析,最后得出我国当前应该采取怎样的宏观调控政策来选择及调控经济发展方向。一、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及趋势国际收支双顺差是一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不包括官方储备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同时出现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的盈余状态。从国际收支账户定义关系看,如果不考虑“误差和遗漏”,双顺差实现的两个账户盈余之和等于外汇储备增加。中国国际收支过去十几年除个别年份外持续出现双顺差,尤其是近年双顺差增长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纵坐标单位:亿美元图1由图一数据可以知道,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就经常处于顺差状态。从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的双顺差越来越呈递增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伴随国际收支双顺差发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出现较快增长。尤其是2000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表现出加速趋势,导致了我国国家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以至于到2006年底,我国就已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由2007年数据看得出,我国国际收双顺差现象仍然存在,而且还在进一步加剧。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未来年份的国际收支失衡数额很可能会加剧,导致差额的进一步加深,结果再创历史新高。二、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主要原因全球经济失衡是全球生产力布局变化和国际金融体系变化的反映。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国际国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内部原因1、储蓄长期高于投资的经济结构性失衡导致双顺差我国国内消费的主要特点是低投资、高储蓄,我国的高储蓄除了通常认为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以外国内外学者还认为这是由中国经济转型所具有的独特的增长模式决定的,其典型特征就是持续的为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富余劳动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持续转移是促使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而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既是这种增长模式的必然结果和主要推动力,也是劳动力持续转移乃至这种增长模式得以维持的关键原因作人口相对增加,这些推动了储蓄率的上升,使高投资有了物质基础、投资的增加进一步加快了人口转移,又提高了储蓄率,两者良性循环推动经济高增长,因而消费始终跟不上高投资、高储蓄,所以最后形成的多余产品只能通过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2、长期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导致了双顺差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尤其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改革更是有力地促进了出口。1998年以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出口乏力、内需不振的形势,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这些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出口高速增长。3、长期实施的引进外资政策的扭曲引起国际收支顺差我国政府鼓励外资进入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带来的外汇流入并不是以购买外国资本品的方式,即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的形式流出,而是这些外商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简单地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然后用换来的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的格局。除了以上因数外,国内金融市场的低效率、外贸竞争优势的增强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收支顺差。(二)际收支双顺差的外部原因1、人民币升值压力引起国际收支顺差作为一个劳动力处于无限供给的发展中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国际双顺差的文献综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