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炎乳控制措施一、奶源现状乳房炎是对奶牛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仅会导致奶牛乳产量和质量的降低,而且还可能传染给其他奶牛,导致疾病的扩散。同时乳房炎乳是引起乳及乳制品变质的重要原因。近期质管部原奶组对各工厂奶源现场进行检查发现挤奶现场乳房炎仍就存在严重且乳房炎乳没有进行隔离由于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只有运用各种方法对乳汁进行检测,通过有关生理、生化等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和评价乳房炎的发生情况。同时为了规范操作方法和判定标准,特制定本控制措施。具体内容如下:二、标准检测步骤(一)、药品检测1、配制测试液(1)、拿出稀释瓶,找到稀释瓶底向上的第一条刻度线(我们称之为测试原液线),向稀释瓶中加入测试原液直到与测试原液线齐平;(2)、接着向稀释瓶中加水,直到与稀释瓶最上面的刻度线(我们称之为加水终止线)齐平;(3)、盖好稀释瓶瓶盖,摇匀即可使用。备注:CMT使用液的配制将CMT原液加入配制桶中,与下方标识刻度相齐加水到配制桶中,与上方标识刻度相齐、摇匀2、CMT检测过程(1)、样品采集洗净手后,用乳头浴液和水洗涤乳头,并擦干净;再用酒精棉球彻底擦洗乳头孔周围并风干废弃第一把奶;分别向测试托盘相应的4个杯中挤4个乳头的奶样。不要使用初乳(产犊3天内)或干乳期奶样。(4)、转动混匀在水平位上轻轻旋转测试托盘,使其四个杯中的液体混合均匀。。(2)、倾斜45℃倒掉多余奶样倾斜测试托盘45℃倒掉多余奶样,直到每个杯中的量相等。所剩奶样要同杯中外圈相齐。(3)、加入CMT稀释液倾斜试验板至奶样液面边线处于内外圈的中间。向每个杯中加入CMT测试液,直到液面与杯中的内圈相齐为止。此时奶样和CMT试液量相等。备注:奶牛4个乳房的检测:3、结果读取立即观察混合液反应,参照以下标准在所提供的记录版上记录结果。CMT结果及相对应的体细胞数目CMT状态体细胞数目乳腺炎诊断分别向试验板相应的4个杯中挤4个乳头的奶样。倾斜试验板到掉多余的奶样,直到每个杯中的量相等。所剩奶样要同杯中外圈(最大圈)相齐倾斜试验板至奶样处于内外圈的中间,向每个杯中加入CMT试液,直到液面与杯中的内圈相齐为止,此时和CMT试液量相等。在水平位上轻轻转动混合液,摇匀1正常(仍为液体,无变稠或沉淀生成)<20万-(阴性)2轻微(稍微变稠,继续摇动会消失)15万~50万±(可疑)3微弱(明显变稠但未成胶状,长时间摇动可消失)40万~150万+(弱阳性)4明显(立即变稠。转动测板,液体移向中心,测试托盘底部外侧边沿露出。)80万~500万++(阳性)5严重(胶状物形成,易粘于底部。在摇动中,形成结块。)>500万+++(强阳性)4、CMT结果分析1、正常CMT结果表明牛奶中含体细胞数小于20万,没有患乳腺炎。轻微和微弱CMT结果表明可能患有乳腺炎,有两种可能:第一,说明乳腺感染正在恢复;第二,提示早期乳腺炎。不管那一方面,应再做一次CMT,以确定乳腺炎是否存在。2、明显和严重的CMT结果表明已经出现炎症。这种炎症可能是由于乳腺机械损伤造成,但最大可能是由于病菌引起的乳腺炎。(二)、挤奶现场观察1、挤奶前应观察牛乳房的情况,如发现红、肿、热、痛现象。2、挤奶开始后仔细奶牛的状态,正常奶牛在弃掉前三把奶时,没有任何骚动,如果有起腿、骚动现象,我们应该怀疑,并使用药品进行检测。3、挤奶过程中,首先要使用观察杯对前三把奶进行观察,看观察杯中是否有絮片残留,如果有则判定该奶牛患显性乳房炎,需要对奶牛隔离治疗。4、挤奶开始后仔细观察计量瓶上是否有絮片挂壁现象,一般正常牛奶挤下后没有絮片挂壁,若有絮片残留则判定该奶牛患有显性乳房炎,需要对奶牛隔离治疗,同时对挤出的原料奶隔离存放。观察杯内有乳房炎絮状物计量瓶上有乳房炎絮状物三、对有乳房炎的奶牛进行隔离1、对于现场观察或使用药品检测出有乳房炎的奶牛进行隔离,并且对有乳房炎的奶牛进行做记号区别于正常奶牛。2、对于治愈的乳房炎奶牛,在进站挤奶时,必须进行检测,完全治愈后方可进站挤奶。3、对患有显性乳房炎牛不能进厅挤奶,以免交叉感染,导致乳房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