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的通知陕政发〔2009〕24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陕西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陕西省人民政府二○○九年三月十九日陕西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我省产业集群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产业聚集程度不断提高,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已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四大领域发展形成了20个产业集群的雏形,呈现出以大企业为核心主导、主要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主导产品优势不断提升、产业主体向园区集聚的突出特征。截至2008年底,石油化工、煤化工、电力、盐化工、航空、输变电设备、汽车、机床工具、重型装备、航天、工程机械、电子、陕北能化装备、软件、有色、冶金、医药、食品、纺织等20个产业集群,完成工业总产值达6500多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近2700亿元,占到全省工业的90%以上。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集群,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我省产业集群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产业集群总体竞争力不强,产业聚集效应还没有充分凸显;龙头企业规模还不大,带动作用不够显著;产业链条不健全,支撑配套能力较弱;创新机制还不完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产业集群的快速健康发展亟待有效推进。二、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工业发展战略,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主导模式和重要抓手,以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为支撑,突出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坚持“三抓一上”(抓龙头、抓配套、抓园区、上水平),着力扶持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提高产业发展带动能力;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省内配套能力;着力推进企业间的联合与协作,提高产品的集成和成套能力;着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水平,使产业集群整体发展再上一个新水平,实现我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发展原则坚持产业集群发展与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相结合。抓住国家实施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机遇,立足优势,着眼长远,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坚持产业集群发展与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大企业重组并购和股份制改革力度,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促进关联企业集聚,促进产业链形成。坚持产业集群发展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以现有工业园区为基础,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培育一批循环型产业集群。四、发展目标加大产业集群培育和推进力度,使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不断完善,园区承载力和园区化水平提高,集群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高,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形态,石化、汽车、航空、输变电设备和煤及煤化工等5个产业集群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产业集群,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块状工业经济格局基本形成。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和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25%和18%左右。2010年,20个产业集群销售总收入达到10000亿元,增加值约3900亿元;2012年,20个产业集群销售总收入达到15000亿元,增加值约5600亿元;2015年,20个产业集群销售总收入达到20000亿元,增加值约8000亿元。每个产业集群的销售收入都超过100亿元,其中:500—1000亿元销售收入的产业集群达到14个,石油天然气及化工、煤及煤化工、电力、航空、食品、有色、电子信息等7个产业集群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3100亿元、2900亿元、2000亿元、1860亿元、1850亿元、1800亿元和1500亿元,成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五、发展重点根据产业集群的不同类型,抓住影响和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环节,重点在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实力、扩大龙头品牌产品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完善延长产业链和提高省内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