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合作+优化+共赢7月22―23日,“第四届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在绍兴柯桥隆重举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伏广伟、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绍兴县委书记何加顺、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周如生等行业协会、地方政府领导出席大会.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香港、台湾相关专业机构,海内外知名纺织服装供应商、品牌商、采购商,知名服装设计师,柯桥当地企业家代表及新闻媒体等共400余人参加.杜钰洲在大会致辞中对本届大会的主题“供应商选择与优化"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供应商的选择与优化是双向的,当作为客体被选择时,话语权往往反映在消费者需求上,是下游对上游的选择;当作为主体进行选择时,是上游对下游的选择,其话语权开创了新的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杜钰洲同时指出,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有3个因素不容忽视,即技术革命、全球化和文化因素。其中,技术革命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也改变了消费方式,是造成现代供应链的基础。在全球化经济中,供应链不断调整,改变了市场竞争格局.基于此,比较优势更加会成为现代供应链网络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而文化的变化则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的构成与管理。比如品牌文化已经从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转变为对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品牌价值创造。另外,清洁、安全应当成为供应链的链接原则,保护生态、回归自然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文化价值.“新常态”下的供应链管理高成本已成为当前纺织工业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此次大会,孙瑞哲就“成本高企时代下的纺织服装供应链管理”进行了主旨演讲。孙瑞哲表示,高成本或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持续生态,在这种情况下,有两个现象需要引起重视:一个是要素成本的优势在逐步稀释,另一个则是产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在逐步加剧。前者代表现有优势的浓度在降低,后者则代表优质资源的密度在提高,因此需要纺织服装企业调整对原有优势的过度依赖,塑造新的核心竞争能力,即进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包括对资源的及时发现、有效整合和开放共享,以及最终让资源不断增值。针对现阶段行业内突出的“三大矛盾”,即“从紧的货币政策走势"与“亟待释放的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综合成本上升与“性价比”时尚消费模式之间面临的现实矛盾以及产业链自身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即“慢周期”与“快时尚”之间的矛盾),孙瑞哲认为目前已经出现了一种供应链主导权良性逆转的趋势,并进而提出了4个具体的关键策略:一是加强“硬成本的软消化",通过加快对棉型化纤的采购与替代开发,运用卖出套期保值与卖入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预期进行战略锁定,规避价格剧烈波动;二是制造供应商的“品牌化”;三是倡导资源整合下的供应链集成创新模式,提高质量标准在全产业链的适用性,建立产品协同开发、信息共享与信息支持的机制;四是加快供应链管理的“绿色化”,倡导绿色标准输出与终端消费对产业链上游的压力倒逼机制。供应链的动态管理和优化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复杂、动态、多变的过程,平庸的企业被选择、被优化,而优秀的企业则希望通过自我优化和供应链协作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综合素质的增强,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关注将成为一种趋势。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上,辅以先进的管理工具则可使整个过程事半功倍。供应商的自我优化溢达集团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车克焘从企业整合、提高生产效率、创新及社会责任方面阐述了作为供应商,如何成为下游企业稳定可靠的合作伙伴并促进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和优化。他强调,作为品牌商的合作伙伴,供应商必须首先达到可持续发展,通过不断创新、升级,使用科技手段,提高竞争能力,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优化。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学品供应商,HuntsmanTextileEffects(亨斯迈纺织染化)成衣与家纺部全球副总裁RohitAggarwal从相关产品、专业知识人员及创新角度分析了如何实现与合作伙伴的共赢,以及如何共同推进供应链的良性循环。他表示,供应商不应只是单纯的销售商,而应成为共创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合作伙伴。在“HUNTSMAN•供应链之技术生产力”小型论坛上,生产力改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