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交换与虚拟局域网学习本章应掌握:1.交换机以太网的特点2.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过程和数据传输方式3.以太网交换机的通信过滤、地址学习和生成树协议4.VLAN的组网方法和特点§4.1交换式以太网的提出引入:以太网变得越来越拥塞和不堪重负。这一方面是由于网络应用和网络用户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快速CPU及快速网络操作系统的出现。现在,处于同一个以太网上的两个工作站就很容易使网络饱和。为了提高局域网的效率,交换技术应运而生了。4.1.1共享式以太网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共享式以太网是最简单、最便宜、最常用的一种组网方式。但是,在网络应用和组网过程中,共享式以太网暴露出它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覆盖的地理范围有限。按照CSMA/CD的有关规定,以太网覆盖的地理范围随网络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只要两个节点处于同一个以太网中,它们之间的最大距离就不能超过这一固定值,不管他们之间的连接跨越一个集线器还是多个集线器。如果超过这个值,网络通信就会出现问题。(2)网络总带宽容量固定。传统的以太网是共享式的以太局域网。网络上的所有节点共享同一传输介质。在一个节点使用传输介质的过程中,另一节点必须等待。共享式以太网的固定带宽容量被网络上的所有节点共同拥有,随机占用。网络中的节点越多,每个节点平均可以使用的带宽越窄,网络的响应速度也会越慢。举例:对于一个使用100BASE-TX技术的100Mb/s以太网,如果连接10个节点,则每个节点平均带宽发送节点竞争共享介质的过程中,冲突和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冲突和碰撞会造成发送节点随机延迟和重发,进而浪费网络带宽。随着网络中节点数的增加,冲突和碰撞必然加大,相应的带宽浪费也会越大。(3)不能支持多种速率。网络应用是多种多样的,不同速率的混合型组网不但有其存在的客观要求,而且也可以提高组网的传输速率,否则一个设备发送的信息,另一个设备不可能收到。单一的共享式以太网不可能提供多种速率的设备支持。4.1.2交换的提出一、"分段"的概念的提出通常,人们利用的方法解决共享以太网存在的问题。分段----就是将一个大型的以太网分割成两个或多个小型的以太网,每个段(分割后的每个小以太网)使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维持段内用户的通信。段与段之间通过一种"交换"设备进行沟通。这种交换设备可以将在一段接收到的信息,经过简单的处理转发给另一段。二、举例:对一个较大的以太网进行了分段。(见图4.1)其中图4.1(a)给出了一个通过集线器级联组成的大型以太网。尽管部门1、部门2和部门3都通过各自的集线器组网,但是,由于使用共享式集线器连接各个部门的集线器,因此,所构成的网络仍然属于一个大的以太网。这样,每台计算机发送的信息,将在全网流动,即使它访问的是本部门的服务器也是如此。为了限制部门内部信息在全网流动,图4.1(b)将整个大以太网分段,每个部门组成一个小的以太网,部门之间通过交换设备相互连接。分段的功能:1、可以保证部门内部信息不会流至其他部门。2、可以保证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以太网节点的减少使冲突和碰撞的几率更小,网络的效率更高。3、各段可按需要选择自己的网络速率,组成性能价格比更高的网络。交换设备的类型:局域网交换机、路由器等都可以作为交换设备。各种交换设备工作的层:交换机工作于数据链路层,用于连接较为相似的网络(例如以太网-以太网);而路由器工作于互联层,可以实现异型网络的互联(例如以太网-帧中继)。§4.2交换式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引入:典型的局域网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见图4.2)一、以太网交换机的特点:可以通过交换机端口之间的多个并发连接,实现多节点之间数据的并发传输。这种并发数据传输方式与共享式以太网在某一时刻只允许一个节点占用共享信道的方式完全不同。交换式以太网建立在以太网基础之上。利用以太网交换机组网,既可以将计算机直接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上,也可以将他们连入一个网段,然后将这个网段连到交换机的端口。二、举例:(见图4.2)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将两台服务器和两个以太网连成了一个交换式的局域网。如果将计算机直接连到交换机的端口,那么它将独享该端口提供的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