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一中化学科业绩及特色2008.7阳西县第一中学化学科组全体教师秉承学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在“以做为本、因做定学、因学定教”的生本教学理念指导下,敬业爱岗,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教书育人,以优质、低耗、高效做好化学教育教学工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科组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独特的管理及教学的风格。一、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层次在本地区有优势化学科组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化学教师队伍素质高,主要体现在敬业爱岗、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具有健康的心理,能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正确看待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的意识和态度,有较强的自我评价和反思的意识,注重理论学习与教学能力培训,教师基本功扎实,在近八年的高考成绩在阳江地区稳居前列。二、强化业务学习,加强教师交流,营造教研氛围化学科组坚持每周进行教学理论学习,由科组长牵头,以年级备课组为核心,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教学理论、课程新标准、教材分析、专题讲座等多种内容的学习活动,交流经验,资源共享,促进发展。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使得教学研究制度化。同时着力培养青年教师,以老带新,通过压担子、给机会,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使他们在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锻炼提高。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在完成化学课程的教学,课堂教学最终要由教师来实施。我们全科组老师能根据模块课程的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当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促进学生良好发展。在教学内容上使化学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在教学方式上使化学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在组织形式上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突出实验的重要作用,如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实现有效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的整合。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创新了“精讲巧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四、关注学生差异,面向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学中我们面对各种差异的学生,为了促使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我们开设“化学兴趣小组”、“高中化学竞赛活动小组”、“研究性学习小组”,将现代的科学教学手段和学生的探究实验整合,培养学生的兴趣,开扩学生视野,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同时为促使每个学生的发展,以全班、小组、个别教学组合,分层教学,培优扶差,以保证学生整体学习质量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五、建立新课程评价体系通过教师和学生评价两个角度综合评价教学成效,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量化管理常规教学、教学效果、教学科研、工作态度、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同时开展各种教学评奖活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倾向于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因素,使学生能重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加强个性培养,加强自我发展。六、近几年来化学科组主要业绩经过近年的努力和拼搏,化学科组在教育教学、教研和科研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成绩。具体如下:(一)高考高考成绩年年有突破,年年有进步,每年平均分均高于当年全省平均分2.1%以上。2006届,选考化学的学生167人,高考平均分为556.1分,高出省平均分11.22%,700分以上学生2人,600分以上32。其中陈廷印同学以771分排在阳江市的第四名。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07届,在选考化学人数多,重点招生人数减少的不利情况下参加高考,平均分为91.96分(原始分150分),高出省平均分2.14%,110分以上学生27人,100分以上学生37人,其中冯庆龙同学以124分排在阳西县的第一名。各项指标均超过市要求。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08届,是我们科组继续发展的关键一年的高考,学生参加高考化学平均分93.4分,高出省平均分3.50%。陈滨滨同学以136分的成绩取得阳江市化学第二高分,这是化学科组的骄傲之一。其中近三年数据见下表:附表1:近三年阳西一中高考化学平均分与阳江市、广东省平均分对比年度阳西一中化学平均分全省化学平均分与全省比较超省平均分阳西一中在阳西县排名2006556.1500+56.111.22%第1名200791.9689.99+1.972.14%第1名200893.490.2+3.23.50%第1名附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