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投资又逢春基建再增200亿10月10日,铁道部发布的《2012年第六期铁路建设债券募集说明书》披露,继7月5日、9月6日两次追加铁路投资后,目前,铁道部再度将今年全国铁路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高200亿元,使之达到6300亿元的水平,较年初的计划值上涨22%。与此同时,铁道部发布的数据还显示,1—9月,已完成的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为3441.56亿元,这意味着在今年的最后3个月,铁道部需要突击完成近3000亿元的投资任务,总量相当于前9个月之和。此前,为力保落实今年的投资任务,铁道部曾在8月底召开的动员会上发出指示,今年最后4个月,铁路基建投资额每月不得少于670亿元。这与今年一季度三个月的铁路基建投资之和仅425.90亿元已是“天壤之别”。铁路投资回暖渤海湾跨海通道是铁路投资、建设加速的缩影之一。由于渤海湾将山东半岛与辽宁半岛隔开,目前,从烟台到大连,虽然直线距离仅170公里,但走水路需航行8个小时,走公路则要颠簸1400公里。此前有消息曾指出,渤海湾跨海大桥工程立项要等到2020年以后。“我们必须意识到修建铁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梦恕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若再不保证铁路投资,几千家下游工厂面临倒闭,中国经济很难摆脱颓势。”据知情人对时代周报披露,不久前,有关专家对渤海湾通道项目再次进行了实地考察,山东省及辽宁省对该工程都非常支持。目前,专家组准备上报国务院,敦促该项目在两三年内开工,“工期至多不超过7年”。“渤海湾跨海通道建成后,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区域将紧密串联,这可以带动沿海十多个城市的经济调整,经济效益相当之大。”在王梦恕看来,修建铁路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是其他投资无法相比的。“修高楼、造马路、卖汽车,这些都能提升GDP,但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如今,我们必须提高GDP的技术含量,那就意味着要发展铁路,这不仅影响着下游企业的生存,而且能够改变一个地区的物流配送、文化交流以及人才、信息、技术流动的速度,提高整个区域乃至国家的周转速率,从而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王梦恕说。目前,铁道部计划司已调整今年部分项目的投资计划。其中,新开工项目从年初的9个暴增至19个。实际上,年初计划的9个新开工项目中,仅有成都到兰州、成都到蒲江、重庆到万州三条铁路的投资额较大,而调整之后,计划表上新增了宝兰客专、郑徐客专、海南西环、蒙西到华中煤运专线荆州至岳阳段等投资额巨大的工程。公开资料显示,自7月始,铁路固定资产与基建投资的数据双双缓慢回升。8月,上述两项数值则分别达到457.84亿元和393.33亿元,同比增长29%及19%,全国铁路投资增速全面转正。修铁路保经济“依照往年规律,通常在第三季度后期以及第四季度,铁路投资会有一定的增长。而今年情况又比较特殊,受去年各种压力的影响,今年上半年,铁路项目一直被暂停批复,直至五六月。另外,目前追加投资并非铁道部主动加量,而是为了响应稳增长、保经济的要求。”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罗仁坚告诉时代周报。去年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铁路大跃进成为舆论争议的话题,受之影响,去年四季度,铁路建设资金骤然收紧,全国性的铁路停工潮爆发。“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铁路半停工的状态致使几千家工厂处境岌岌可危,这些企业近期也不断向有关部门反映,如果铁路项目再不上,资金无法落实,他们将面临倒闭。”一位中铁集团人士告诉时代周报,对于已开工而资金未到位的项目,施工单位只能选择自行向银行贷款,因此,其中一些企业目前的负债率高达90%,远远超过了60%的警戒线。数据显示,2011年铁道部原计划的固定投资总额为7000亿元,其中基建投资6000亿元,但最终只完成5906.09亿和4610.84亿元。今年3月中旬,铁道部发布2012年铁路建设计划,投资规模定为4060亿元,其中用于大中型项目4050亿元,小型项目10亿元。而事实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我国每年需要修建铁路3000公里,而计入拆迁成本等,每公里铁路的造价为两亿。因此为完成上述规划,铁道部需要确保落实每年至少6000亿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