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菜产业发展工作汇报瓜菜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瓜菜生产是农民致富的一个好门路。为科学合理地调整我市的农业产业结构,搞好农业内部的优化配置,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日前,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就全市瓜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与建议。一、全市瓜菜产业现状(一)基本情况1、瓜菜产业发展概况。据各镇(街道、区)调查统计,目前,全市现有菜田总面积为31893.2亩,其中,商品菜田为21893.2亩,其他为季节性菜田和社会菜田。全市冬暖大棚面积为1556.8亩,大拱棚面积4965亩,中小棚1725亩,露地蔬菜面积为7316.4亩。全市西瓜面积3480亩,甜瓜面积6904亩。商品蔬菜总产量7662.62万公斤。全市现有瓜菜种类42个,瓜菜品种352个。目前已有两个蔬菜基地进行了无公害产地认定,有两个瓜类品种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据市工商局调查,全市果蔬注册商标30件,其中蔬菜5件,占总数的16.7%。2、蔬菜专业合作组织情况。据市经管总站调查,目前全市果蔬专业合作组织共7个,其中,蔬菜协会1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1个,瓜菜专业合作社5个。3、市场蔬菜供应情况。通过对XX县区蔬菜市场的调查显示,我市全年蔬菜交易量为5248.7万公斤。其中,河东市场交易量为2887.2万公斤,占总量的55%。健康区、文化区等市场交易量合计为2361.5万公斤,占总量的45%。全年蔬菜交易量中,又以冬、春季交易量最大,数量为3280.4万公斤,占全年的62.5%;夏、秋季次之,数量为1968.3万公斤,占全年的37.5%。蔬菜交易中,各种类所占比例不同。大白菜、萝卜最多,约占20%;马铃薯、园葱、青椒、黄瓜、西红柿等占25~30%,其他菜占50~55%。调查发现,我市XX县区市场蔬菜价格普遍偏高,尤其是2008年以来,蔬菜价格较往年上涨50%以上。其中,韭菜、茄子、大葱、生菜、辣椒等涨了一倍。河东市场第1页共10页2009年1月份,每公斤蔬菜价格为:辣椒12元、西葫芦9元、菠菜4元、黄瓜9元、茄子8元。2010年2月11日调查,每公斤蔬菜价格为:大姜11.6元、辣椒14元、西葫芦14元、菠菜12元、黄瓜12元、茄子9元。整个价格走势呈一路上扬的态势。4、我市瓜菜产业发展的特点:一是以建设蔬菜基地为重点,着力发展规模生产,瓜菜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截至目前,我市已在、、、、、、等7个镇建起了具有百亩以上规模的瓜菜基地18处,其中,西瓜、甜瓜基地8处,大姜生产基地4处,草莓基地1处,蔬菜基地5处,总面积4130亩。二是以培育瓜菜大棚群为突破口,创出了“发展模式”。2008年以来,我市以镇官地洼、黑都坡、庙子夼、滕家、东秦家、西秦家,镇臧家等7个村为重点,通过不断加大瓜菜大棚建设力度,创出了“政策拉动,联手发动,干部带动,群众行动”、“培育重点,辐射周边”的“模式”。截至目前,该大棚区共发展大棚2400亩,平均亩产4000公斤,亩收入10000元以上,总产量达到800万公斤,经济总收入2400万元,西瓜生产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三是以发展特色瓜菜为着力点,重点建设瓜菜专业村。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官地洼西瓜、臧家草莓、西罗家铁把瓜、南潘家大姜、半壁店黄瓜等一批重点村,并且对外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尤其是官地洼西瓜和西罗家铁把瓜,无论是种植规模,还是经济效益,在全市都是叫得响的。四是以发展高档大棚设施为切入点,全力打造高科技蔬菜生产样板。为探索高档蔬菜发展新路子,2008年以来,以镇吕家村为重点,在发展高科技蔬菜设施上做文章,采用高标准蔬菜大棚建造技术,全力打造我市高科技蔬菜设施样板。总投资120万元,建起了5个高标准日光温室,占地面积15.3亩,引进了以色列自动化控制滴灌设备,在湿度、浇水、施肥、施药等方面,实行自动化控制。成为我市单棚投资最多,科技含量最高的大棚生产基地。(二)我市瓜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页共10页1、土地调整难度大。由于部分群众认识落后,给土地调整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如镇闫家村,计划发展大棚基地,部分土地被规划在大棚区内的农户在镇政府每个棚补助5000元的情况下仍然不愿建棚。据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怕投资;二是怕赔钱;三是未种过大棚,心里没有底;四是怕产品卖不了;五是家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