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监管问题摘要:我国的网络经济以及我国的金融发展现状,探讨我国在发展网络经济时应实行怎样的金融监管举措,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认识,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关键词:网络经济机遇问题对策金融监管网络经济的出现是由信息技术革命所引起的传统经济中交易模式与经济运行方式的历史性变革。金融体系是基于解决市场不完全、信息不对称问题和节约交易成本的要求应运而生的一种制度安排。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经济中的金融体系面对市场不完全程度、信息不对称状况以及交易成本大小的变化,也呈现出动态的变迁状态。可见,网络经济与金融是技术与制度整合与扩散的结果。技术与制度因素进入经济学家的研究视野,是对现实经济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的回应。作为经济金融学重要分支的金融监管理论,置身于网络经济中时,也必然要拓展其自身的内涵与外延,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技术和持续发展的制度。金融中介功能观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为稳定和持久的参照构架,特别是在一个快速变化的金融环境中更是如此”。网络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我们带来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进而使发达国家从中受益,但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落后的国家显得更加落后。1.网络经济为我国带来的机遇(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可以加速融入国际化分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提高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地位。(2)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国作为后来者可以通过引进技术进行再创新,以较少的投入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形成后发优势。(3)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网络经济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将为缓解我国资源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证。(4)网络经济将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的重大变革,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2.我国发展网络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1)我国信息基础建设及网络建设尚不能完全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网络带宽及速度较低、响应速度慢、网络运行质量差、电信费用较高等制约着网络经济的发展。(2)信息产业和技术相对落后,缺乏支持网络经济发展的国内开发和制造的技术基础,不能提供国产的电子商务所需要的软硬件产品及技术服务,如我国需要的绝大部分互联网设备仍需要依赖进口。(3)网络经济发展缺少相应的基础,目前虽然我国上网人数较以前有了很大增加,但比例仍然很低,不能形成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规模,同时,支付制度、信息安全认证体系及银行电子支付体系等尚未完全建立,还缺少网络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4)企业尚未成为网络经济发展的真正主体,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全转变,观念上也未能把信息化作为企业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不高,各项业务流程尚未优化重整,组织结构、管理運作模式不能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3.发展我国网络经济的对策分析具体说来应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及产业基础建设。基础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是网络经济的载体。网络的外部经济性的大小与网络的规模直接相关,网络规模越大,外部经济性就越明显。而要促进网络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形成网络经济外在的支撑环境,这就必须在硬件、软件上提供对高速网络的支持。(2)结合国情发展壮大信息制造产业。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现实需要出发,以信息制造业为支撑,以信息应用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要把信息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大力提高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和使用的能力。要把发展信息产业、加快推广应用技术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提高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对网络经济的装备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3)加快制定行业标准和有关法规。要加强网络产业法制建设,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监管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限制不正当竞争行为。建立公开透明的互联互通规则,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加强国家通信资源管理,实行网络资源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