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养老服务保障新体系汇报材料优结构补短板争创最美“夕阳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我们**镇把养老服务保障新体系工作作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有效载体,注重优结构补短板,解决养老服务设施落后、规模低小散的问题,实现养老服务保障新体系全覆盖,缩小“城里老人吃糖、双浦老人喝粥,**老人吃糖、城里已血糖高”的差距,通过快速实施“回归、升级、演变、迭代”的四项工作,着力构建养老服务保障新体系,营造幸福养老的美满生活。下面我就简要谈谈“四大转变”的各项举措:一、从“集中供”向“家庭养”回归我们**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改造以来,特别是沿江9个村的美丽乡村改造中,共有363间老人附房被拆,其中仅有4户老人居住到****的老年公寓,其余老人全部向家庭养回归,在这场回归中,我们合力解决3个方面的回归:1、自我养老回归让老人能够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营造其乐融融的老人幸福生活,使老年人的心灵回归到日思夜盼家庭中,把“心”安放在家中,真正体现了自我养老回归。2、居家养老回归家庭的责任是繁衍与传承,繁衍就是抚育下一代,传承就是家风家训的继承,在居家养老中,让子女耳习目染地接受孝道文化的熏陶,母慈子孝的和谐美满家庭,让家庭形式上变得完整、功能上得到延伸。3、社区养老回归老年人成群结队的到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文化礼堂等场所,喝喝茶、谈谈天、聊聊家常、回顾过往、相约结伴出行,让村社养老回归到为老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二、从“低小散”向“优而美”升级**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改造中,将原先散乱的、品质低端第1页共4页的养老机构进行整合升级,运用政府主导第三方托管的ppp运营管理模式,总投入310余万元,共同打造全国首家民宿式智慧养老院——“遐龄荟”**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着重实现3个方面的升级。1、宜居环境升级“遐龄荟”**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隐身于民居之中,钱塘泗乡白墙黑瓦的中式庭院处处体现古典建筑美学,更符合这一代高龄长者们的审美。园区专门给老人们开辟了一块种植区,让有兴趣的长者种植蔬菜瓜果,自得其乐。中心建有25个标间,50张床位,通过引进养老信息化平台,提供智慧养老立体网格化服务。每位入住老人均配备智慧呼叫系统,老人一旦有紧急情况能立即实现一键呼叫救助。2、娱乐内容升级“遐龄荟”**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涵盖阳光餐厅、爱心超市、失能照护、康复理疗、爱心发屋、棋牌娱乐、书画健舞、科普益智、心理咨询、匠心守艺等十大服务,提供“一站式”点单自助服务。2019年截至8月,已开展心理咨询、爱心理发、康复照护、助餐服务、匠心守艺等活动700余场。同时,通过镇级养老服务中心引导,村社照料中心配合,共同开展的棋艺切磋、剪纸比赛、书画会友、送戏下乡、文化走亲等为老服务近百场。全镇共培养了30支排舞队,其中不乏老年舞蹈爱好者,意在引导老人从原先单纯的麻将、扑克等“小搞搞”的不健康娱乐活动,向健身娱乐、老有所为等方面升级;特别是今年**创建的书法名镇,更好地为老人搭建了老有所学的文娱舞台。3、企退服务升级**共有企退老人10521人,2019年通过公开招标,分批有序安排企退自管小组活动共31场,投入资金115.26万元;截至8月,全镇共有710位企退老人住院,投入资金71000元,通过村社上门或医院看望等形式,及时做好慰问;7月高温期间,全镇共开展808位高龄企退老人慰问活动,发放降暑清凉礼包808份,投入资金7.377万元。**镇村齐力,企退服务的内容得到了升级。三、从“独奏曲”向“交响乐”演变第2页共4页原先居家养老工作专门由民政部门单打独斗的方式,向党建+团建、文体教育、综治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演变。1、多部门合力演变党政、社管办、计生文教体卫、综治、卫生院等多部门全方位为老人提供服务,建立多层次养老服务保障体系。2、“党建+”引领演变**以“党建+”引领村社级老年人协会、为老服务、“爱之屋”志愿者之家等组织,合力推进全镇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问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保障新体系。3、政企合力演变**通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