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贞观之治”一、学习目标▲1、知道唐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2、了解唐太宗李世民和武则天的基本史实,掌握唐太宗、武则天的治国方法,了解他们对唐朝的贡献。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初步掌握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二、课前预习:▲1、唐朝时怎么建立的?时间,都城,开国皇帝是谁?▲2、你怎么看待贞观之治,读读课文,了解一下。三、教学过程导语设计魏征逝世后,他的家人托人给唐太宗送去一个魏征未写完的奏章。上面写道:“天下的事情有好事坏事。人,有好人坏人,任用好人,则国家安泰,任用了坏人国家就要大乱;朝中大臣之间有爱有憎。往往对他爱的人,只看见长处,对他憎的人却只能看见短处,这是不正确的。应当是:能看见所爱的人的短处,看到所憎人的长处。如果这样,就能去掉真正的坏人,任用好人,天下就兴旺了。”唐太宗看了这段话以后,非常感动,他对大臣们说:“今后,我难免会遇到这样的事,你们把魏征的语言写在笏上,看到我有错时,随时给我提出来,帮助我改正。”唐太宗为什么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他统治的时候,唐朝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本课内容。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复备情况记录环节一:(3分钟)反馈预习(出示问题)①隋朝是怎样灭亡的?②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教师出示课文的第一个标题以学生阅读课文,然后举手回答。(学生可能回答玄武门之变)学生能回答,但可能答得不完整,及相关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个短片《玄武门之变》。(放映短片)环节二: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眼目睹了隋朝的灭亡。所以,他继位以后,励精图治,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出示课文的第二个标题)环节二:(10分钟)那么什么是“贞观之治”呢?(教师首先讲述什么是“贞观之治”,并出示相关内容。)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发言。(出示问题)教师到学生中去,对学生进行指导。回答的内容有:①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②唐太宗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他重用富有才干的房玄龄,杜如晦以及敢于直言的魏征。③唐朝沿用隋朝三省六部制,贞观时期,还增加了宰相人数,这样既避免了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④贞观时期,还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学生认真观看短片。看短片可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学生看大屏幕并认真听讲。出示标题及相关内容,让学生对“贞观之治”的概念有所了解。学生前后桌四人一组,根据对教科书的阅读和搜集到的课外材料,进行讨论,各组代表竞相发言。出示:小结的内容和唐太宗画像。放映有武则天登基场面的电视剧片段。学生自由可让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注意纠正学生回答错的地方。讨论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围绕唐太宗开明治国的政策措施来谈,让学生在了解唐太宗及“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要,唐太宗还重视文化教育。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任贤、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大兴学校,发展科举。(教师在大屏幕上显示学生回答的内容)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不仅知道了“贞观之治”的基本内容和形成的原因,还对唐太宗是怎样的一位皇帝,也有了正确的评价。通过他的功绩我们可以看出,他不愧为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环节三:(10分钟)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个电视片段,看谁能说出画面中表现的人物是谁?(出示画面)对!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同学们看过《大明宫词》吧,在这部电视剧里,武则天给你们的印象如何?武则天是一个争议很多,众说纷纭的历史人物。她专断、刚烈、爱才、狠心、毒辣等,但她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武则天的政绩主要有哪些?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后归纳。(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出示武则天主要功绩)当代文人郭沫若对武则天有过这样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