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的要义是远程视讯和大数据分析!智慧医疗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机构分析认为,智慧医疗平台的建设将形成千亿元的市场规模。智慧城市中国微信公众平台独立分析师海峰认为,智慧医疗的三个根本点:1、全程健康管理;2、远程视讯医疗;3、移动医疗大数据分析。一、市场规模目前国内有三级医院1400余家、二级医院8000余家、一级医院接近14000家,平均年收入规模(含补贴)约为4.76亿元、7000万元和835万元。伴随着未来医院对信息化建设重视,智慧城市中国微信公众平台海峰认为,十年后,三级医院每年至少拿出收入的3%用于信息化建设,二级和一级医院拿出1.5%进行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医院的市场规模将超过800亿元,行业复合增速超过20%。二、智慧医疗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智慧医疗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目前智慧医疗主要由数字化医院和区域医疗协同两部分组成。智慧城市中国微信公众平台海峰认为,从本质上来讲,智慧医疗是通过搭建区域医疗数据中心,在不同医疗机构间,建起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实现个人与医院之间、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卫生主管部门之间的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与资源的交换,从而大幅提升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分配。三、移动医疗伴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智慧城市中国微信公众平台海峰认为,家庭健康系统也有望得到普及,移动医疗得到推广应用,从而造就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2018?年全球总规模将达到120-190亿美元。2011-2012年全球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分别为1400万和3000万台。市场研究机构BIIntelligence预测,2014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亿台,而2018年将达到3亿台,按平均每台42美元的出货价格计算,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销售规模将达到120亿美元。而市场研究机构ABIResearch的预测更为乐观,根据ABI?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4.85亿台,对应销售规模为190亿美元。四、项目机会1、区域医疗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以建立区域协同医疗共享平台为目标,实现医疗机构之间、个人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卫生资源共享。2、移动医疗解决方案,基于移动计算、智能识别和无线网络而设计。3、大健康产业链,在上述基础之上,对于新建养老社区推出“智慧养老”系统,借助射频传感技术,向子女监护人传递老人的身体指标等数据。4、电子病历,借势云计算在大数据技术上发力,电子病历技术将会是智慧医疗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会。5、大数据分析,相对国外医疗卫生数据挖掘的进展,我国医疗卫生数据挖掘才刚刚起步,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还停留在数据的精确性层面,而非从数据关联性方面分析挖掘数据价值,需要加大对医疗卫生大数据分析的投入,通过对医疗卫生大数据有效的存储、处理、查询和分析,辅助医生做出更为科学和准确的诊断和用药决策,帮助医院根据患者潜在需求开发全新个性化服务及自动服务,帮助相关研究机构突破医疗方法和药物革新,支持地区甚至全国医疗行业主管部门优化医疗资源及服务配置。五、产业链合作智慧医疗产业链由硬件、应用、运营服务、大数据等组成,智慧城市中国微信公众平台海峰认为,医疗设备制造商、移动运营商、智能家居提供商、软件方案商等都是智慧医疗产业的重要参与者。软硬件设备厂商作为医疗信息化技术的提供者,应瞄准大数据下医疗信息化建设新机遇开发新产品,加大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如针对可穿戴设备产生的大量健康监测数据,医疗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厂商可以与下游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将医疗服务前置,使患者能够尽快发现可能的健康隐患,甚至在家中就能通过智能终端定期查看可穿戴设备中记录的健康信息,并得到医疗机构相关医生给予的医疗健康诊断信息及就诊建议,实现“治病”向“防治”的转移。由于可穿戴设备具有小巧、轻薄的特点,智慧城市中国微信公众平台海峰认为,医疗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厂商需要软硬件厂商与上游处理器、存储器、电源、无线通信、软板、传感器、执行器等主要零部件厂商合作,共同开发具有功耗低功能强的可穿戴式医疗产品。上市公司概念股包括:九安医疗、宝莱特、和佳股份、蒙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