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索》教学反思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星星索》合唱教学,主要突出合唱教学过程,整节课都在歌曲合唱做铺垫。教学目标是1.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星星索》,感受亚洲音乐的风格特点。2.知识与技能:能够唱出二声部合唱统一、和谐的效果。3.过程与方法:利用排练合唱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1.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2.弱起小节的了解、掌握。一、1.导入新课播放《星星索》学生听音乐进教室。(主要营造一种音乐气氛,让学生听着音乐走进课堂,为导入新课作铺垫。)并提问同学们刚才听到的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通过分析歌曲,使学生对星星索的歌曲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为歌曲的情绪教学服务。)2.欣赏并聆听《星星索》这首歌曲,并提问它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还是优美抒情?(让同学们进一步熟悉歌曲,通过提问掌握歌曲的情绪,反复让学生听唱歌曲)二、学习、感受与探索1、歌曲学习歌曲的介绍;“星星索”的由来介绍,并举例《好汉歌》范唱让学生认识;“克隆宗”的特点。(歌曲背景的介绍,让同学们了解《星星索》是一首船歌,是划船时为船浆起落做节奏伴衬的哼唱声而更好的掌握歌唱摇曳的感觉。《好汉歌》的范唱对比也让他们更清晰的认识“星星索”中的象声词,也让他们对星星索这首歌有了浓厚的兴趣。“克隆宗”的特点的介绍,让他们认识了解巴达克人的音乐,也通过《星星索》范唱,掌握其音乐特点。)2、发声练习歌曲为二声部合唱教学,先进行了发声练习,同学们都很认真,这一点在以后的课堂中多次引用,其次是基础和声练习,主要在于让他们感受和声音乐,就是要在以后的课堂中加强训练。再次,是听音练习,主要引用《星星索》歌曲中的“星星索”伴奏音型,那是整首歌曲最难得部分,学习合作效果还可以,对于后面学习合作歌曲是极好的,并用三角铁让学生打出跳音的感觉,让大家评点,男生尝试唱,这一点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同学们也很有兴趣。3、歌曲学唱。老师范唱一遍,学生跟琴唱,二声部合唱。《星星索》这首歌存在大量的附点节奏、有弱起节奏,所以老师要进行的范唱,及时纠正错误,男女声部的速度、声音处理这些问题都要解决,并要有正确的发声及状态。学唱过后加入三角铁、木鱼、沙锤特色乐器让男生为自己的声部伴奏。三、在另一首歌曲《哎呦,妈妈》中下课,再次让同学们感受印度尼西亚歌曲风格。本节课围绕以学生为主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先学为主,后老师再教、纠正。本节课为合唱教学课,学生们本不喜欢课本的歌曲,以传统音乐为主,所以通过视频、老师一个好的范唱、让同学听录音、掌握一些唱歌的技巧来引导。尤其合唱教学要持之以恒,每节课都要练习,让学生知道如何张嘴唱,是如何的声音来演唱。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侧重合唱音乐的教学,让他们接受、喜欢这样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