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研究摘要:承接产业示范转移,皖江城市带发展现代物流业势在必行。通过研究发现,皖江城市带构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条件成熟。但是物流产业依然存在总量偏小、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提出要打造产业转移示范平台、构建物流信息网络等方面保障皖江城市带现代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皖江城市带物流产业发展一、皖江城市带构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条件1.优势基础1.1区位优势明显皖江城市带连接南北、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是与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和高素质劳动力供应基地,经济联系非常紧密,是泛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皖江城市带将中部地区的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相连,承东启西、是沿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是连接中东部城市群的枢纽。独特的区位优势不仅有利于皖江城市带参与区域分工,加大物流的需求,同时,也决定了皖江城市带是中东部地区物流的纽带,其区位优势不言而明。1.2交通基础设施发达截至2011年底,皖江城市带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近2000km,基本形成“四纵三横”的现代高速公路网络。皖江城市带航道总里程为4440km,港口总吞吐量占安徽省的92%。根据2011年安徽省公布的皖江示范区基础设施规划中,将建设11处过江通道,促进两岸跨江发展。另外,皖江城市带还拥有京沪、沿江、宣杭等铁路干线,加之安庆、合肥等地都已拥有现代化的机场,交通极为便利。丰富的岸线资源和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更加有利于皖江城市带与周边地区开展区域合作,为其物流发展奠定了基础。1.3拥有特色物流企业皖江城市带的物流企业发展迅速,以合肥为例:2008年,合肥市物流企业600户,固定资产达到了287亿元。涌现了一批发展较好的企业分立物流,如安泰物流、华泰物流等;其中,安得物流是国内首批4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2008年位居中国物流百强企业第10名。一批机制灵活、经营规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迅捷物流、徽骆驼等和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如中外运、宝供物流等入驻合肥经营,为其物流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4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物流属于生产性服务业,需要一定的产业基础作为依托。目前,皖江城市带的冶金、汽车、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在安徽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地位。而且形成了一定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江淮汽车、马钢、奇瑞轿车、华菱重卡、海螺建材、铜陵有色、安庆石化等都是国内知名企业。目前,皖江城市带基本上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各城市产业特色鲜明,如合肥以高科技开发为主、巢湖和马鞍山以工业为主、铜陵以资源为主。良好的产业基础有利于促进皖江城市带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二、皖江城市带物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总量偏小,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规模不大以安庆市为例,安庆市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593.5亿元,占全省8.08%;而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22.27亿吨公里,仅占全省的6.17%,其中,铁路为0.72%,公路为4.55%,水路为20.16%。同时,安庆市现代物流企业规模也不大,安庆市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营业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仅15家,除个别水运企业外,几乎没有一家企业年营业额能达到5000万元。2.现代化水平较低,管理方式落后,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第三方物流企业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仓储场地,即使有也是租赁的,基本上还停留在一台电脑或一部电话联系业务、几台车或几条船跑运输的简单经营模式上,没有仓储、运输和管理信息系统,不少工商企业出于自身经营的需要纷纷建立企业配送中心,这样既浪费资源、增加企业成本,又不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同时,因为这些配送中心多为后勤服务性质,不独立核算,不计算盈亏,这样也不利于提高配送中心的积极性,不利于做大做强。3.港口物流发展问题突出首先,对港口岸线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口岸物流量偏小,“黄金水道”的重要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严重制约了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以及安庆港口经济联动发展;其次,各级政府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条块分割,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最后,政府部门所给予的政策性倾斜没有充分到位,各类园区设施、设备比较陈旧,物流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