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头水利枢纽生产生活区规划探讨摘要:广东省仁化县湾头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发电、航运、灌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本文所议的生产生活区主要布置有为水利生产服务的综合管理楼、职工宿舍楼和绿化广场。该生产生活区规划以“人水和谐”理念为指导,遵循以人为本、优化环境的原则,通过对建筑单体、场地规划、环境绿化设计的分析,探讨在水工建筑设计中,如何规划水利枢纽工程的后勤办公基地,搞好生产生活区建设。关键词:湾头水利枢纽;规划;设计;人水和谐;环境绿化1项目概况湾头水利枢纽位于韶关市浈江区与仁化县大桥镇交界处,是《珠江流域防洪规划》中确定的北江流域中上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控浈江洪水、保障韶关市区防洪安全的控制性工程之一,也是韶关市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库正常蓄水位65.0m,防洪起调水位63.0m,设计及校核洪水位均为70.85m,总库容为9628万m3,防洪库容7695万m3。本工程为ⅲ等中型工程,其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性建筑物为5级。枢纽由左岸连接土坝、左岸发电厂房及变电站、河床中部10孔泄水闸、右岸生产生活区、右岸ⅶ级船闸、右岸连接重力坝及左岸防护堤等建筑物组成。主要建筑物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土坝连接段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比例1:400万),本工程场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6度。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的规定,本枢纽工程设防烈度6度。本文所议的生产生活区位于湾头水利枢纽右岸上游侧,总占地15000平方米,主要规划有为生产服务的综合管理楼、职工宿舍楼、绿化广场和对外交通。区内绿地面积约为5000平米,设计中巧妙的利用不同的地形面貌,将乔木、灌木丛、花坛、建筑小品、水池有机结合,因地制宜的布置,营造一个有利休息、促进生产的区内环境。2设计理念水利工程中,“人水和谐”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指导意义,“人水和谐”是把“人”和宇宙生命之源的“水”作为一个整体,追求他们之间的和谐统一。当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生存重大课题的时候,环境的优化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在回归自然成为人们如饥似渴的意愿的今天,这一有机自然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湾头水利枢纽工程设计中以“水利、生态、休闲”为主题,利用生产生活区内的景观、绿地、运动场、建筑小品、水池成功营造出适合职工起居、工作要求的环境,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园林艺术这两个载体融于设计中,在设计中力求突出以人为本的特色,突出水利、生态的观点,提升湾头水利枢纽的艺术感、时代感,创造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3设计指导思想3.1确立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确立,是设计理念的一次重要转变,使生产生活区规划由单纯的绿化及设施配置,向营造能够全面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的生活环境转变。以人为本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在生产生活区的空间内,对人的关怀则往往体现在近人的细致尺度上。3.2融入生态设计思想生态设计思想的融入,使规划设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设计转向生产生活区整体生态环境的设计;使生产生活区从人工环境走向绿色的自然化环境。基于生态的环境设计思想,不仅仅是追求如画般的美学效果,还更注重生产生活区与周边水景结合的生态效果。4生产生活区布置及环境美化处理4.1生活区建筑单体设计湾头水利枢纽工程生产生活区建筑面积的拟定,系根据国家建设委员会(77)建法设字88号《关于厂矿企业住宅、宿舍建筑标准的几项意见》、广东省基本建设委员会粤府建[1982]37号关于《广东省职工住宅设计标准》以及《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施工招标标底编制办法及费用标准》,再结合新的管理体制、运营模式及枢纽规模等实际情况确定。本工程拟定编制人员131,按综合指标15m2/人计算,建筑面积约2000m2,结合职工实际需求,规划一栋用于办公的综合管理楼和一栋便于起居的职工宿舍楼。综合管理楼及职工宿舍楼位于枢纽右岸上游侧,总占地面积765m2,近可俯视船闸,远可观察主副厂房,整个枢纽尽收眼底,有利于电站运行管理。职工宿舍楼紧邻综合管理楼布置,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