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空间和主导产业调查汇报近年来,我县以“工业强县”为引领,在工业发展空间上,得到了较快的扩张,工业主导产业也逐渐明晰。但是,跟发达地区相比,毕竟还存在着规模不大、生产装备科技水平不高、产业单一等等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11年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骤然减速,强烈发展工业的愿望和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将进一步显现。针对当前严竣的经济形势,我就工业发展空间和主导产业等问题谈几点看法。一、我县工业发展空间和主导产业的现状(一)工业空间发展较快,但起步较晚,总量不大,空间存量不足。我县自2002年9月工业园区开园以来,小型工业集聚区在松古盘地上正在逐渐形成。至2011年底止,全县工业集聚区的总用地面积为9102亩。其中:县工业园区一至四期为3000亩;孵化基地工业区为880亩;孵化基地工业区1477亩;各重点乡镇的工业集聚区为3745亩(西屏镇2100亩;古市镇为800亩;镇200亩;望松乡365亩;赤寿乡280亩)。另外,据调查统计,已征用开发而没有安排的用地空间存量不足,大约有1491亩。其中:县工业园区有89亩;孵化基地区块有15亩;孵化基地区块有1167亩;各重点乡镇的工业集聚区有220亩(古市镇150亩,赤寿乡70亩)。制约工业空间拓展有政策、资金、开发机制、观念等等很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政策性制约。由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和最严厉的土地政策,促使土地审批工作举步维艰。我县基本农田保护率高达95%,远远高于省定80%的标准。结果就造成了基本农田不可动用,用地指标缺乏严重,工业项目难以落用的局面。近年来,在国土等有关部门的努力下,虽然突破了一定的束缚,造就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尚不能完全满足发展的需求。总体来说,还是总量不大,存量不足。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积极有效地利用溪滩地和低丘缓坡开发的政策,尽快开发建设更多的工业区块,为我县工业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二)工业主导产业逐步明晰,但产业单一,装备科技水第1页共5页平不高、规模不大。自2004年第一家不锈钢企业在我县落户以来,主导产业这个概念逐步趋于明晰。据统计,201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7.8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134家,规模以上产值为55.94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2.4%。工业总产值排在前五位的行业总产值为41.9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5%。其中:黑色金属治炼及压延加工(主要是不锈钢)的总产值为27.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9.3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主要是铜产业)的总产值为5.71亿元,占10.2%;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主要是电缆电机)的总产值3.59亿元,占6.4%;皮革制品业(主要是合成革)的总产值为2.65亿元,占4.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是摩托车、摩擦材料)的总产值为2.41亿元,占4.3%。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全年工业总产值67.87亿元,仅相当于发达地区一家企业的产值,规模过小。就57家已投产的不锈钢产业而言,虽然在产值上占据了我们半壁江山,但也存在着产品单一、装备技术水平不高、规模不大等问题。去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不锈钢产业市场波动较大,造成我县快速发展的势头明显减弱,产业结构过分单一的脆弱性弊端已开始显现。因此,扩大总量,原有产业转型升级,再造优势主导产业已迫在眉睫。二、对我县拓展工业空间、再造优势主导产业的几点建议(一)抓住机遇,努力破解拓展工业空间的制约。一是要抓住2012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做好《县工业发展规划》和《县不锈钢产业发展规划》、《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并对各类规划进行无缝对接。二是要拓宽融资渠道,如中长期贷款、bt工程等,集中政府有限的财力,大力拓展工业区块。三是积极探索快速的开发机制。如在园区拓展区、孵化基地工业区、工业区、工业区二期等工业重点区块开发时,对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资金落实、土地审批、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选商引资、企业建设、土地供应等各个环节对相关部门进行效能评估,帮助开发业主解决一些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治慢治散,促勤促快,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做到重第2页共5页点项目实施到哪里,效能评估就跟到哪里,党风廉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