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思品课小组合作化教学关键词:兴趣、学生主体性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提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新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师生的教学相长。小组合作学习应该遵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赏识教育的原则和难易适度解决问题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好教师的主导的作用,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只“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其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一重要理念深入人心,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利用各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1、有助于学生新知识的接受一堂新授课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要求学生消化新知识,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课堂的小组合作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之一,学生的讨论有助于学生的记忆、理解。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新内容,往往是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常常是新的关键词语,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力和思维必须紧随老师的思路转动,进行思考、理解。有时不能及时消化的知识只能盲目的记忆和接受。这样,学生对重点难点就特别的难以把握,不能达到新授课的目的。如果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辩析、探索,有利于学生对新的知识的理解、掌握,及时纠正对新知识的错误理解,巩固、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有利于学习。2、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新课改实施以来,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愈来愈显示它强大的生命力,课堂已成为培养和展示学生各种才能的舞台。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小组合作不仅巩固、加深学生的新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理解、思维、探索、逻辑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新旧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推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要说理,讲事实和依据,与意见不同的人展开讨论,要有效地说服别人,必须组织专业知识,做到有理有据,还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表达、逻辑思维能力,有利综合能力的形成。3、有利于师生的教学相长小组合作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只有经过认真的思考,才能有话可说,有理有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知识水平提高的过程。课前,教师就会在备课的过程中,预测到学生通常会提出的问题,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能在课堂上把握问题的方向,由浅到深,达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教师对问题周密的准备、课堂的导入、知识的分析、问题由浅到深讨论、归纳和最后的讲解,这一系列的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教学相长,相互启发,各有所得,做到教和学双赢。二、小组合作学习应该遵循的原则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的动力,小组合作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是思品课教学的关键所在。思品课的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初中学生心理的特点出发。设计富有趣味性、启发性、有一定深度的话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解决问题,接受新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达到教学的目的。三、赏识教育的原则赏识教育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能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受到赏识,并在不断获得赏识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创新,逐步完善,超越自我。创设小组合作的舞台,让学生在赏识中树立自信心,在赏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