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月相变化》说课稿教材分析:《月相变化》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本单元要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月球距地球最近,是目前人们最熟悉的天体,而我们对月球最多的印象就是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各种形状的月相,所以本课在这一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画月相、给月相排序、模拟月相变化、观察白天的月相。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过程与方法: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情感态度: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培养自主性和合作意识重点:知道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难点:总结月相变化规律,即上半月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亮面面积逐渐变小,亮面在左侧。过程:一、引入:1、说说兴趣爱好2、在白板上画:月亮<首先和学生聊一聊自己的兴趣爱好,活跃一下课堂的氛围,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随即展示自己的爱好:画画,这时利用白板的钢笔工具,画下一个月亮,这样揭示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就是月亮。>3、说说你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4、讲解: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二、展开1、画一画看到过的月相(白板上画)<接下来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自己所见到过的月亮的样子,由于电子白板继承和发展了黑板的书写功能,同时又克服了多媒体投影幕只能用于展示的缺点,把教师置于课堂注意的中心,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以互动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月相,知道月相就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2、交流:通过刚才大家画的月相你有什么发现?所画的月相是什么时间发生的?按照时间先后给月相排排顺序(初一到十五)(个别同学在白板上拖拉操作)3、提问:为什么同一时间你们画的月相不同?为什么有的月相是亮面在左,有的在右?月相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样的规律呢?<接着观察白板上的各种月相,通过交流发现它们的不同,如:明亮部分面积不同,出现的时间不同,然后根据时间先后给所画的月相排一下顺序,这时候使用白板就能方便灵活地编辑组织、展示多媒体材料,解决了过去多媒体投影系统环境下,使用课件和幻灯讲稿教学材料结构高度固化的问题。并且让操作的同学和下面的同学同步思考,及时产生疑问:这样子排序对不对?一个月的月相到底是怎么变化的?有些什么规律?带着这些疑问进入下一个环节——模拟月相变化。>4、模拟月相变化(1)为了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做一个模拟实验(2)交流:①用什么表示月球、太阳、地球?②在模拟前我们先要了解月亮、地球、太阳的相对位置?白板展示③你们小组准备怎么做?④要注意些什么?<今天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在太空中的月球,所以只能用相应的材料进行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学生对于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相对位置等知识还不是很熟悉,那么让他们自己来讨论怎样进行模拟就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可以通过提问交流,再让学生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拖拉太阳、地球、月亮表现出来,有同学质疑的再次进行拖拉操作,这样来了解它们的相对位置,并能通过自己的操作直观地观察到实验成功的关键点即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明亮的一面始终向着太阳,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可以观看视频展示月球的公转,让学生更好地去思考如何进行月相变化模拟实验,为解决本课重难点打下基础。>(3)小组实验注意:①观察月相亮面的大小如何变化②观察月相亮面的方向(4)交流:①交流你观察到的月相②通过这个模拟实验,你发现了什么?③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吗?<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月相的变化,在白板上画出自己观察到的月相,在交流时互动的力度更强,而且可以随时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