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班级后进生转化班主任抓好后进生的教育不仅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建立良好的秩序,而且,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过程中呈现偏态的学生的数量,提高教育的效益,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也有重大的意义。一、后进生的内涵后进生是指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品德不良,学习成绩跟不上同龄儿童的学生。他不是指那些由于大脑器官的损伤而引起的认识活动持续阻碍的属特殊教育问题的“智力落后学生”,而是指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那些品德差、学习差的“双差生”,或学习虽不差,但缺点错误较多较严重的学生。要防止只看学习成绩,不重思想品德,成绩好,考高分就“一俊遮百丑”的倾向。同时,也要反对和防止只看热心社会活动或社会工作,不看学习是否刻苦努力的倾向。做为班主任,在划分或评价后进生时,不能以自身的知识水平或个人爱好为标准,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后进生。班主任抓好后进生的教育不仅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建立良好的秩序,而且,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过程中呈现偏态的学生的数量,提高教育的效益,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也有重大的意义。二、转化后进生的意义不论那所学校,那个班级,后进生问题都是一个教育中令人沮丧的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后进生的人数虽少,但其影响大、危害性大,所以,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一)后进生是建设优良班级体的需要首先,后进生的言行淡化集体观念。班集体的形成要靠每一个个体的积极行动来实现。在班集体中,集体目标是为大家所认可并为此而奋斗的;但是,后进生的言行常常阻碍目标的实现,即使后进生没有蓄意破坏,也会由于他们基础太查而延缓目标实现的速度,在班级工作总结中,大家辛苦劳动的成果常常会被后进生的言行所掩盖,从而引起学生内部分歧,给下一个目标的实现造成困难。其次,后进生的存在不利于树立榜样。榜样得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就是学生前进的方向,榜样的言行可以直接规范大多数学生的言行。但是,一旦出现几个后进生联合起来,对榜样进行打击、挖苦、嘲讽,那么,榜样不仅难以发挥模范作用,而且,自身也会感到无所适从。最后,后进生的言行起坏的导向作用。后进生并不是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差,相反,后进生的社会性比别人强,他们常常在生活的某一方面是“优生。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进生变坏,好学生变坏都有可能出现,一个班级体将会变成一盘散沙。第1页共5页(二)转化后进生是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要求由于后进生在在一个班级体中的影响极大,抓住了后进生就是抓住了典型,抓住了重点。做好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是抓住了重点工作。学生的品行形成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一个时期中的后进生,通过教育使之成为先进生后,另一个时期还会出现后进生,这又需要教育。不要总是埋怨后进生,而应以赤诚之心去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三)转化后进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后进生就是在学的过程出现了问题。研究后进生的学习心理,疏通学生学的过程的通道,以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三、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和途径(一)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要教育学生,就得先了解学生。只有了解了后进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后进生生活的环境,以及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后进生在思想品德上的后进和学习成绩上的后进,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主要来自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或者来自家庭教育的失误,或者学校教育的错误和过失。因此,我们只有熟悉后进生的心理变化的特征、思想品德状况,才能为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打下基础。后进生的一般心理特征,表现为如下矛盾状态:1、自尊和得不到自尊的矛盾,后进生他们既不能容忍教师当众批评训斥,有时一句不恰当的话,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感情冲动或憎恨;也不能容忍教师以恩赐态度或对弱者庇护的口吻对待他们,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班主任应当理解和体谅。尊重和相信他们,不随意提及他们的过失,鼓励他们多看自身的有利条件,激发他们上进的要求。2.好胜而不能取胜的矛盾后进生有好胜心,这说明他们有上进心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发展道德的认识能力,锻炼他们的毅力,创造条件让他们能表现自己。加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