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了解学困生的成因 接手一个班级,熟悉了解同学有一个过程。首先,老师一般通过了解同学的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获得第一手资料,最好能找来学困生上学期考试的试卷看一看,获得更真实的信息;其次,老师最好能跟学困生原来的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了解他以往学习、家庭等全方位的信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学困生都有一个共同点:课堂失去的没有在课外及时弥补,导致知识链脱节,影响了后续学习。如此恶性循环,问题越积越多,从量变走向了质变。因为要补的知识太多,老师精力不济,家庭不闻不问,只好放弃。 笔者今年新接手一个班,班上有一名同学从来不写家庭作业。向先前的班主任了解到:他属于遗弃儿,妈妈离家出走,爸爸重新组织家庭不要他,他跟外婆一起生活。该生的遭遇令人同情,但学习状况又让人怒其不争。联系到其外婆,还没数落该生的不是,倒先听她倒了一肚子苦水。像这样的同学,家校合力是指望不上了,只能依靠学校的教育想办法。现在的学困生有的是软硬不吃,既不能打,也不能骂,转化起来难度很大,这就必须要与家长常常〔沟通〕联系,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反复抓,抓反复。 关注学习起点,给学困生必必须的学习基础 同学的已有知识经验是构筑新知识的平台,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把握了同学的学习起点,才能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省时高效。关于学困生而言,给他一个必必须的学习起点关于他跟上集体学习的步伐非常重要。例如在学习小数除法时,老师先要看他整数除法会不会,假如他连整数除法都不会,怎么进行小数除法的学习呢?这时必须要老师事先对他进行整数除法的补授。 再如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要了解学困生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会不会求,假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不会求,他就不会通分,自然就无法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了。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知识漏洞,老师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填漏补缺,使他能站在同一起跑点上。只有充分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基础,并通过补授旧知识,给他一个必必须的学习起点,才能使他跟上集体学习的步伐,不致于越陷越深、积重难返。 2 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 小组合作增进沟通,实现共同提升 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关于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社会关于人才的必须求也向着全面进展、素养多元的方向不断迈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地落实〔素养教育〕的有关要求,将以往的灌输式教育打破,颠覆过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