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ⅠⅠ、写作思路、写作思路请找出诗歌中关键性的过渡性语句。由现实转入梦境:“我欲因之梦吴越”。由梦境转入现实:“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全诗三节各写何内容?归纳层意。一、梦游之由(起)——叙述二、梦游之景(见)——描写三、梦游之吟(叹)——议论、抒情思路ⅡⅡ、意境赏析、意境赏析诗歌记述了哪些事?描写了哪些意象?意境有何特点?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思考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信:语:或:确实谈到、说起。有时瀛洲天姥山虚实陪衬梦游之梦游之由由瀛洲难求天姥可睹向天横拔五岳掩赤城倾天台峻拔雄伟对比、夸张、衬托联想对比、以虚衬实热情向往内容事件意境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烟涛微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一夜之间就飞过了洒满月光的镜湖。点明了“梦游”。浪漫之笔清清的溪水荡漾,岸边的猿猴发出凄清的啼叫。内容事件意境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情感梦游之梦游之景景(一)(一)魂飞剡溪湖月渌水清猿(镜湖)(剡溪)凄清幽静心驰神往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听见天鸡在空中啼叫。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千岩:万转:迷花:重叠的岩。山路弯曲不断。被花迷住。山岩千折百转,石道弯弯曲曲,不知道拐了多少个弯,(我)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策扶老已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殷:栗:惊:此处用作动词,震响。“殷岩泉”即“岩泉殷”。使------战栗,形容词作使动词。使------震惊,形容词作使动词。内容事件意境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情感梦游之梦游之景景(二)(二)魂飞剡溪着屐登山湖月渌水清猿(镜湖)(剡溪)凄清幽静心驰神往云梯海日天鸡叠岩花石岩泉:青云:半壁见:空中闻:万转不定:迷、倚:熊咆龙吟壮美雄奇流连忘返夸张、比喻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青青:澹澹:黑沉沉的。水波摇动的样子。蓄势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霹雳闪电大作,山恋崩裂,轰隆一声,通向神仙洞府的石门打开了,在一望无边、青色透明的天空里,显现出日月照耀着的金银楼阁。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许多神仙纷纷走出来,穿着彩虹做的衣服,骑着风当作马,老虎在奏乐,鸾鸟在拉车,排列的仙人像麻一样数不清。他们在干什么?也许这是一次幸福、欢乐的盛会,所有的与会者都在那里亲切地交谈,兴高采烈地举杯痛饮,像人世间的朋友们欢聚在一起。内容事件意境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情感洞天仙境洞天雷洞天门洞天境洞天仙:霹雳:石扉日月照金银台霓衣风马虎瑟鸾车麻列纷下神奇壮丽和穆陆离向往自由追求乐土梦游之梦游之景景(三)(三)天马行空想落山外想象夸张浪漫主义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悸:嗟:心惊感叹忽然心惊梦醒,一声长叹,枕席依旧,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霞云雾却消失了。诗在梦境的最高点忽然收住,急转直下,由幻想转到现实,仿佛音乐由响彻云霄的高音,一下子转入了低音,使听者的心情也随着沉静下来。内容事件意境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情感洞天仙境魂归枕席洞天雷洞天门洞天境洞天仙:霹雳:石扉日月照金银台霓衣风马虎瑟鸾车麻列纷下魂魄动起长嗟惟枕席失烟霞神奇壮丽和穆陆离向往自由追求乐土梦游之梦游之景景(四)(四)天马行空想落山外憎恨现实痛苦惆怅想象夸张浪漫主义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表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世间赏心乐事也像这样虚幻,自古以来许多事情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你们东鲁诸君,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行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这种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表现了李白思想当中消极的一面。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