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口语测试设计研究姓名:霍晓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指导教师:孔德惠20051001第一章口语测试的理论基础我国是利用考试方法选拔人才最早的国家,但是对测试理论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TOEFL,GRE、剑桥英语水平测试等外语考试的引入,推动了我国对外语测试的研究。近二十年来,交际性语言测试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以测试交际能力为宗旨的交际性测试对传统的测试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对当代语言测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语语言测试进入了活跃发展时期,开始了测试交际能力的探索性考试—口语测试。托福考试于1981年推出了托福口试,每年施考4次;雅思IELTS考试、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口试BEC、全国英语等级考试CET于1999年增加了CET-SET口语考试,每年施考2次;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也于2002年加入口语测试。中学高中阶段的口试,近年来由上海、广东等经济教育发达省市率先进入实验阶段。本章将介绍语言测试及其历史发展、交际性口试的理论基础、口试特点以及不同的口试分类。1.1语言测试及其历史发展外语测试是通过对各种外语考试的内容、方法、命题技巧和对测试成绩的评估的研究,探讨外语测试规律的一门学科。外语测试到了60年代初才形成一门新兴学科,它与语言学、心理学与教学法、教育测量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一种语言测试,语言是所要测定的对象。因此,外语考试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究竟什么叫语言。不同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对语言的本质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根据不同的语言学与心理学理论,目前广为使用的外语测试可分为分离式测试、综合性测试和交际性测试三大类;根据考试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外语测试可分为学业成绩测试、水平测试、能力倾向测试和诊断性测试;不同的评分方法把外语测试又分为客观性测试和主观性测试:根据解释成绩时所采用的不同参照体系,外语测试可分为常模参照测试和目标参照测试。不同类型的外语考试有不同的特点,并服务于不同的考试目的与要求,根据考试要求选用适当的考试类型是编好外语测试的基本要求。回顾国外外语测试发展的历史,语言测试受语言学、语言教学和心理测量学的影响,大致经历了以教什么就测什么为特征的前科学语言测试阶段;强调标准化和客观化的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阶段(Lado1961);以及80年代以后流行的以测试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的交际语言测试阶段(Carroll1980;Bachman1990;Bachman&Palmer1996)01.1.1前科学测试阶段口re-scientificPeriod—1940s)这一时期的测试受机械语言学影响,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语法规则体系,苛求语言形式的准确。测试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如语法分析、双语互译、外语作文、阅读等。只有笔试,没有口试。l.1.2结构主义测试阶段住hePeriodofStructuralLinguistics,1950s-1960s)20世纪4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提出语言是由一套结构组成的符号系统,语言的意义不存在于语言本身,而是存在于结构关系之中。结构主义测试深受当时同期流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强调测试的科学性,准确性,客观性和可靠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构主义测试体系是外语测试科学的开始,并有该体系的标志性著作,拉多(Lado)于1961年出版的《语言测试》详细地介绍了结构主义测试的原则和实践。结构主义测试体系提倡客观题。结构主义口试以测试说的技能以及与说相关的分项技能为宗旨。口试题型比较机械,脱离语言环境,缺少信息交流。典型的题型有朗读、复述、补全对话、看图说话、口头报告和问答。所采用的交际模式为单项表达和双向单回合。评分方法采用分项打分的方法,总分为各项分数之和。评分的侧重点是语言的准确性和技能的熟练性。虽然结构主义测试体系既有口语测试,又有书面语测试,但口试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大规模的考试只考听、读技能以及语法、词汇。因为结构主义测试体系崇尚测试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而口试很难做到绝对客观和可靠。1.1.3交际测试阶段((CommunicativeTestingPeriod,1970s—)20世纪70年代初,以海默斯(Hymes)为代表的社会语言学派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观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乔姆斯基那种脱离交际环境的语言能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