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风治沙暨植被恢复项目申请立项的报告关于防风治沙暨植被恢复项目申请立项的报告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1.项目建设的背景项目区位于酒泉夹边沟林场西北端,百立通用机场东。属于河西走廊中部西端的蒙新荒漠地带,区内气候干燥,降雨量不足80mm,蒸发强烈。经过长期的风蚀,绿洲外围分布着砾石戈壁、荒漠盐土、荒漠草甸土、风沙土和荒漠灰棕漠土。近年来,随着区内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降水减少等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叠加,地下水位明显下降,植被盖度下降,绿洲边缘土地沙化逐年加剧,沙尘暴频繁发生,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项目区又是肃州区六大风沙口之一,对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构成严重威胁。治理土地荒漠化,恢复戈壁沙地植被势在必行,刻不容缓。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需要。○项目区紧邻银达乡等三个乡,28个村,236个村民小组,约4.15万人。一直以来的农牧民群众生存发展与治沙防沙协同进行的理念,使不少老百姓结束了吃沙土的生活。防风治沙暨植被恢复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区域性经济的增长。2.是转变发展观念的有效举措。最近几年强沙尘天气少了,○许多人都认为治沙取得了成功也就忽视了长期沙化治理的意识。现在沙暴再次袭来,其实沙暴威胁一直就没有消失,今后也不会彻底消失,为此治沙与人类繁衍、发展应该同步进行。3.是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的需要。防风治沙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和农牧民群众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环境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长远角度分析,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具有久远的影响力。二、项目名称:1655亩防风治沙暨植被恢复项目第1页共2页三、建设单位:酒泉夹边沟林场四、建设地点:XX省XX县区肃州区夹边沟林场五、项目建设目标、内容及规模:1.目标。在保护现有植被的基础上,种植梭梭、红柳等沙生植物组成肃州区北面大型防风林带,以达到防风固沙、减少沙尘暴、美化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在防风林带种养适合在沙漠中生长的经济动植物,以经济动植物收入缓解治沙防沙投入困局,不断扩大沙漠绿化规模,实现沙漠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着力改善肃州区沙漠化持续加重的脆弱生态环境。2.内容及规模。建成沙生植物防风林带1655亩,其中梭梭林1535亩,红柳林120亩。配套水利灌溉渠7095米,电力设施,生产道路,管护用房等。六、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1135.6万元。详见投资概算表七、建设期限:2017年4月至2017年10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