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方案设计与实施第一讲新时期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税收的影响一、新时期税制改革的策略、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1、我国新时期的税制改革采取的策略是“分步实施”第一、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是由当前的经济体制环境决定的。第二、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是由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决定的。第三、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是由当前的国家财政状况决定的。2、分步实施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应遵循“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基本原则。3、分步实施税制改革的主要目标第一、进一步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第二、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税收制度。第三、进一步规范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方式。第四、适度提高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五、促进税收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第六、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效能。第七、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收管理权限。二、新时期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即实现两法合并)2、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3、城镇建设税费改革,在适当时机开征物业税4、进一步完善消费税制度5、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主要内容6、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第二讲纳税方案设计与实施一、纳税方案的概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预”可以理解为事先谋划之意。人们要做成一件事情,事前都要有一个预测、谋划的过程,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其不同的结果有一个充分的估计,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事态按预期发展。税收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利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分配的活动。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固定性是指在征税之前,依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课税的对象、课税额度和课税方法等,因此,纳税人对自己的纳税义务事前是可知的。从新的经济理论发展看,政府征税是由于政府为企业提供了社会资本(例如国防开支、公共设施支出等),税收是政府投入社会资本的报酬。对企业来讲,税收是一种费用,企业为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进行纳税筹划来减轻税收费用,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外在表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国家依法征税,企业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节税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更何况税法具有一定的优惠和弹性,为企业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利润是全部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企业把税收作为一种费用支出,在经营行为之前进行谋划减少支出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这就是纳税筹划。大家讲纳税筹划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这些纳税筹划都是不具体的、不系统的,企业难以落实。现在,应该着力研究把纳税筹划具体落实为行动方案,用以指导企业的经营行为,这就是纳税方案。纳税方案是企业对筹资、投资、销售、生产、采购、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依据税收法规的规定,在规避涉税风险的前提下,使企业税费支出相对最小化的事前具体安排。二、纳税方案与企业预算的关系在我国,人们总是把预算管理与计划经济相提并论,认为预算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现在是市场经济,预算管理没有必要。事实上,预算是企业对经营事项的事先安排,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经济事物有了一定认知的情况下,能动地驾驭和改造客观事物的主观行为。企业预算是指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为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对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财务等各个环节所进行的统筹安排。实践表明预算管理与市场经济并不矛盾,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国家,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特别是预算管理水平越高。企业预算是连接市场与企业生产的纽带,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企业运用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完整的企业预算包括经营预算、财务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预算管理的这三大块所围绕的的核心就是经济效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无不涉及纳税。纳税是企业现金净流出,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对纳税做出合理安排。就这点而言,企业纳税方案存在于预算指标之中,成为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全面预算管理所涉及的预算纳税指标又不是纳税方案的全部,有些纳税方案超出预算管理的范围,例如,企业生命周期的纳税方案、企业投资项目的纳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