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标准化有什么意义一、工艺标准化(一)工艺标准化的任务工艺标准化是为了使产品生产过程能够切实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又能提高效率、降低消耗。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工艺标准化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1.为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之间、各种工艺过程之间沟通渠道,保证衔接配套,保证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或保证工艺与工艺方案的质量。2.对具有重复性的工艺和工艺方案的设计与编制进行一次性设计,减少技术准备工作量,缩短技术准备周期。3.统一和简化工艺文件,改善技术管理和技术文件管理的条件。4.压缩工艺装备的品种规格,缩短生产准备周期。5.对典型零部件的工艺和操作实行标准化,为组织成组加工和专业化生产创造条件。(二)工艺标准化的内容1、工艺术语标准化工艺术语是工艺领域内的共同技术语言,它是制定工艺标准、编制工艺文件和做好各项工艺工作的基础。工艺术语不统一,不仅会影工作,如原机械工业部曾颁发《铸造法》,以及响技术交流,甚至会影响生产技术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工艺术语进行标准化,形统一的技术用语,使之对同一概念、同一事物有一个统一的理解和解释,是进行正常的技术交流和使生产技术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我国已制定了一批工艺方面的术语标准,如《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等,对于一些工艺文件中常用的名词、术语、符号,作出了统一的规定。企业在工艺工作中,应该按照这些统一的规定使用名词、术语和符号。对国家或行业尚无统一规定的,应在本企业内作出统一的规定。工艺符号的标准化也很重要。工艺符号是企业中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之间表达工艺语言的工具,在重要零件的工艺方案、工装设计任务书、工艺规程的工艺简图中大量使用。目前不少企业中应用的工艺符号是根据各自的经验规定的,缺乏规范性,给工艺工作中正确传递信息造成很大的不便。有关部门已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原机械工业部曾颁发JB2435-78《铸造工艺符号及其表示方法》,以及JB/Z174-82《机械工艺定位与夹紧符号》,都对工艺符号民标准化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2、工艺要素标准化工艺要素是工艺方法赖以实施的一系列重要因素,例如机械加工中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切削用量等;塑料成型加工中的温度、时间、压力等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统一和简化,制定出标准并加以贯彻,是达到工艺目的的重要保证。以机械加工为例,工艺要素的标准化包括:①工艺余量和公差的标准化。制定并贯彻自毛坯到成品的各工序的余量和公差的标准,在企业生产上有很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它可以保证加工的经济性和合理性。②工艺尺寸的标准化。由于工序间加工尺寸的数值总是大于图纸要求的最后尺寸的数值,因此有一大部分工装和刀具是按工序尺寸配备的,如果将各工序的工艺尺寸标准化,就能减少大量的工装和刀具,并能为工艺过程的典型化创造条件。3、工艺规程标准化工艺规程标准化又称工艺规程典型化,它是从研究产品结构形状和加工工艺着手,把具有相似的结构形状特征或加工工艺特征的零件归并在一起,研究其工艺上的共同特征,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技术条件,找出比较先进的工艺方案,形成指导生产的工艺文件。如热处理典型工艺规程、氧化典型工艺规程等。在编制过程中,有的工序可以编制工序守则或操作说明书,作为通用化的工艺规程。4、工艺文件标准化工艺文件标准化,是运用标准化手段,对工艺文件的种类、格式、内容、填写方法和使用程序等实现标准化,并保证工艺文件的成套、完整和统一的标准化工作。它对加强工艺管理,保证和提高工艺水平,简化工艺文件的种类等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企业之间在产品性质、生产规模、制造方法和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着差异,工艺文件很难做到种类上的的绝对统一和格式上的完全划一。但是,简化和配套则是进行统一的共同原则。目前,在有些行业中主管部门已制定工艺文件统一格式,但各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专业程度、设备和人员的技术水平等不同条件,制定出适合本企业使用的工艺文件格式,也可按具体情况在使用统一工艺文件格式的基础上,适当增补实用格式。二、工艺标准化管理(一)工艺标准化管理的原则工艺标准化管理是企业标准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