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业企业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披露特点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与国际惯例协调,国务院于2000年6月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条例》,同年12月财政部制定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以《企业会计制度》取代各行业会计制度,实行更高层次的统一。这一改革使农业企业会计工作统一在《企业会计制度》下,1992年颁布的《农业企业会计制度》于2001年失效。由于农业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财政部于2004年4月颁布了《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社会性收支》,并规定于2005年1月1日起在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务农业企业执行,以此作为对《企业会计制度》的必要补充。至此,我国农业企业会计形成了一个由《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构成的新制度体系。《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实施,使农业企业会计报表和披露内容方面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新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在会计报表方面的变化(一)会计报表设置方面的变化新办法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对农业企业的会计报表设置上有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下增加了两张附表,在利润表下增加了一张附表(见表1)。三张附表的具体内容分别在表2、表3、表4中列示。(二)会计报表项目和列报方面的变化新的《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在《企业会计制度》已有会计报表栏目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变化,这一变化涵盖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1.资产负债表的变化。资产负债表报表栏目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以下12个方面。(1)“应收家庭农场款”科目,如有借方余额,应在减去“待转家庭农场上交款”科目贷方余额后,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其他应收款”项目。(2)“农产品”科目借方余额减去“存货跌价准备——农产品跌价准备”项目贷方余额后的净额,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3)“幼畜及育肥畜”科目借方余额减去“存货跌价准备——幼畜及育肥畜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后的净额,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4)“农业生产成本”科目借方余额减去“存货跌价准备——其他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后的净额,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5)在“固定资产原价”项目下增设两项内容:一是增设“其中;生产性生物资产”项目,反映“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的借方余额;二是增设“其中:社会性固定资产原价”项目用于反映企业社会性固定资产的原价。(6)在“累计折旧”项目下增设两项内容:一是增设“其中:生物资产累计折旧”项目,反映“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的贷方余额;二是增设“其中:社会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用于反映企业提取的社会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7)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下,增设“其中: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反映“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8)在“在建工程”项目下,增设“其中:生物性在建工程”项目,反映“生物性在建工程”科目借方余额减去“生物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贷方余额后的净额。(9)“消耗性林木资产”科目借方余额减去“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后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增设第54行“消耗性林木资产”项目反映。(10)在“其他长期资产”项目下,增设“其中:公益林”项目,反映“公益林”科目的借方余额。(11)“应付家庭农场款”科目贷方余额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其他应付款”项目。(12)在“资本公积”项目下,增设“其中:公益林基金”项目,反映“公益林基金”科目的贷方余额。2.利润表的变化。新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在利润表栏目方面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利润表中26行增设了“社会性收支差额”项目,以反映企业社会性收入与社会性支出的差额。(2)在利润表中增设第12行“家庭农场实际上交利润”项目,反映家庭农场实际上交的利润净额。3.现金流量表的变化。新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在现金流量表栏目方面的变动主要体现在:在现金流量表中增设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