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文化流离、仪式变迁与农村青年“闪婚”现象的发展VIP免费

文化流离、仪式变迁与农村青年“闪婚”现象的发展_第1页
1/8
文化流离、仪式变迁与农村青年“闪婚”现象的发展_第2页
2/8
文化流离、仪式变迁与农村青年“闪婚”现象的发展_第3页
3/8
文化流离、仪式变迁与农村青年“闪婚”现象的发展作者:刑成举李小云来源:《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第4期发布时间:2012年9月22日摘要:农村青年闪婚现象是农村婚恋研究领域新近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本文主要从文化角度探讨农村闪婚现象的产生及其快速发展对婚姻礼仪与过程的对比分析发现,农村婚姻原有的文化意涵逐渐远去,这就是本文所称的文化流离。农村闪婚的出现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无力的表现,更是现代性观念冲击农村青年婚姻观念的客观结果。农村传统文化的流离与解体是农村青年闪婚的内在原因,而农村婚姻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则构成了消解传统文化进而推动闪婚出现的重要外因。关键词:文化流离;仪式变迁;农村闪婚“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打工经济在农村的纵深发展,农村青年的婚恋问题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1]如谢芬芳探讨了打工经济背景下农村青年婚恋观的变革;[2]方卫虎考察近些年“性解放”、“性自由”等思想对我国传统婚姻观念的“入侵”,并指出这给婚姻相对稳定的农村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3]陈璁的研究指出,当下青年婚姻观念已实现了从依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发展到自由恋爱、自主选择的多元化、时代化的婚姻观。[4]裴斐、陈建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视角下审视农民工的闪婚现象,并提出了其现实基础[5];施磊磊依据其对皖北个案村庄青年农民工闪婚现象的考察分析,指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结构性动因[6].王冰、刘萍指出“80后”女性首批独生子女的特殊成长环境和家庭角色促成了新的婚姻模式,并认为这个群体对构成初级生活圈的家庭婚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产生相应的影响。王会通过对多个地区农村闪婚现象的调查与比较,对农村青年闪婚的村庄社会基础进行了探究,指出了闪婚的内核与外因[8]。以上研究紧跟时代脉搏,关注农村与城市婚姻中的新生现象,为我们对婚姻问题的研究确立了新的对象,也打开了新的视角。不过,纵观以上研究,我们并没有清晰地看到导致农村青年闪婚的多样化因素,更没有讨论这些因素背后潜在的文化根基与价值变迁。本文主要从婚姻仪式变迁也即文化流离的角度探讨农村青年闪婚现象背后的多重因素以及文化基础与价值变迁传统文化和婚姻仪式提供了农村青年认识婚姻的知识来源和价值基础,而传统婚姻仪式的式微也就意味着传统婚姻所承载的文化意涵的流离。文化流离也即文化形式的简化文化功能的衰弱文化价值的消散和文化传承的无力,文中着重强调的是婚姻仪式中的文化流离。一、赣南B村闪婚现象介绍1、B村概况B村位于闽粤赣交接之地,坐落于两条绵延的高山谷地之中。B村是典型的山区,人口2800多人,有13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八山一水半分田,还有半分是道路与庄园”是对本地地形地貌的形象描绘。村中共有农田1098亩,山林23000亩,脐橙600多亩。距所属乡镇所在地8公里,县城60公里,离广州、汕头、厦门400-500公里,非常近便,所以“下广东”成为当地人的家常便饭。村庄有七个姓氏:刘姓(900多人),钟姓(约600人),李姓(约300人),易姓(约250人),谢姓(约250人),林姓(约200人),何姓(约100人),其中刘姓和钟姓是大姓。宗族政治在村庄治理历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各姓氏都有自己的厅堂(供奉祖宗之位)。江西赣南为客家人聚居之地,古代士大夫为躲避战乱举族南迁,在人迹罕至、自然环境较差的江西赣南落脚他们在与本地人长期冲突融合的过程中,一方面融入当地生活,一方面在本地人的排挤下更为加强宗族建设和文化信仰保持,形成了鲜明的客家文化圈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的传承载体,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对村庄生活与文化样态的深入观察,使得我们发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已经出现了解体的趋势,不少传统的规范与仪式都已经在10年前消失殆尽。2、B村闪婚情况调查“闪婚现象在农村是一种新的婚姻潮流,指的是两人在短暂的相识后,未经过一定时间的交往和相互了解而确立婚姻关系的一种快速的婚姻形式。就笔者调查来看,闪婚多数为男女双方自愿,也有父母干涉的因素。闪婚现象在青年农民工群体中更为普遍,在非民工群体也并不少见”[9]。所谓闪婚就是“闪电婚”,这并不是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化流离、仪式变迁与农村青年“闪婚”现象的发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