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跟不上生产率发展美出现“读书无用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近几十年来,拥有本科学历的美国普通员工的收入增长,未能跟上生产率发展的步伐。这一研究结果对有关收入不平等正在加剧的传统解释构成了挑战。无论是绝对意义上,还是相对于首席执行官、对冲基金经理和其他金融家等超高收入人群,中产阶层收入增长都十分缓慢,市场对此存在普遍的不安情绪。在这份报告之前,佩尤公众与媒体研究中心和布鲁金斯学会就曾在上周共同提出,在核算通胀因素之后,30多岁的男性在2004年的平均收入,比其父辈在1974年的平均收入低12%。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弗兰克·利维和彼得·特明发现,尽管近几十年,大学毕业生的确比未受高等教育的人表现得更好,一旦生产率增长按照劳动力构成进行调整,普通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增长还是未能跟上这一速度。这使人对传统观点产生了怀疑:即解决收入不平等日益加剧的方法,是提高劳动力的总体教育水平,并鼓励更多的人读大学。作者总结道:“普通的学士学位足够抓住这种增长趋势吗?至少从男性的例子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他们指出,收入不平等加剧或许仍然是由存在“技能偏差”的科技变革导致的,但大部分好处被拥有高级技能的人获得,而不是仅仅受过教育的人。(美国《国际金融报》2007年6月7日)英国高校:申请者总人数有所增加,但低收入家庭学生仍偏少英国大学与院校入学委员会4月2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尽管在最近两个月申请就读英国大学的人数有所减少,但总的来讲,在过去的一年中,申请就读英国大学的总人数在一直上升。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之间,英国大学的申请者总人数上升了5.2%。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来自中低收入社会背景家庭的学生申请者人数变化很小,只是从2006年的32.5%上升到了2007年的32.8%。申请总人数中女性所占的比例和去年相比也相差无几,仍然是占申请者总人数的56.1%。(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李茂林编译自英国《卫报》)举措:国外大学生就业面面观埃及:鼓励自主创业进入政府机关工作是埃及大学毕业生最大的愿望,50年间公职人员膨胀了十多倍。为了给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埃及政府做出了种种努力,包括资助私营和中小型企业、鼓励外国和本国商人投资、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优惠和创建自由贸易区等。巴西:先就业后择业巴西大学毕业生增长速度迅猛,大学生普遍认为,毕业后只能先就业后择业,不管对工作是否满意,都要先干起来,逐步积累工作经验,一边工作,一边寻找自己所喜爱的工作。虽然小企业和服务行业收入低,工作流动性大,但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应聘者却只增不减。俄罗斯:平静面对毕业改行俄罗斯是一个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极高的国家,大学入学率很高,跨入大学校门只是被看作成年生活的起步。在俄罗斯,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学专业相去甚远的大学毕业生比比皆是。他们往往在毕业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需要再进行相关专业的再学习和再培训。瑞典:不对薪水提过高要求面对劳动力“买方市场”,瑞典大学毕业高教信息高教信息20072007年年1111月月2525日日(月报)(月报)第八期(总第二十期)第八期(总第二十期)上海海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主办上海海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主办主编:真虹责任编辑:包玛瑙主编:真虹责任编辑:包玛瑙E-mail:mnbao@adm.shmtu.edu.cnE-mail:mnbao@adm.shmtu.edu.cn电话:电话:58855200——416758855200——4167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找工作的态度由被动变主动,过去,一些著名企业会上门求才,大学毕业生则待价而沽。现在一个招聘岗位往往引起二三百人前来应聘,竞争异常激烈。瑞典大学毕业生也不再对薪水提出过高要求。印度:高才低就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只有10%的人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他们当中除了部分人决定考研究生继续深造外,绝大多数人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调整心理预期,一些学生甚至放弃专长去做一些根本不需要高学历的工作,使得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售货员、大学生司机。(《人民日报》2007年5月11日)印度拟造廉价电脑惠及教育帮助消除数字鸿沟据报道,印度准备用两年时间造出10美元一台的个人电脑,以普及信息教育并消除贫困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