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广东路径”2010-05-3108:57南方日报话题缘起: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40条”)专门一条提出“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具体指出近期重点抓好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半导体照明产业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安排了“十二五”期间共计百亿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引导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系列决策抓住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必将再造广东产业竞争的新优势,有力推动广东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在具体贯彻“40条”精神过程中,我们如何依托自身的制度特色、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选择适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破除阻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性藩篱,破解困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难题?我们特约专家建言。广东产业战略的重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新时期的产业战略必须超越“追赶发展”模式,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邓江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新时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赛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代表高新技术方向的新兴产业和影响国家(地区)根本竞争力、经济安全、发展目标和政治地位的战略产业的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动态的,伴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经济长波周期而不断变化、替换。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世界强国都是抓住了当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而实现崛起的。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来都是国际经济和科技领域竞争的焦点,是一个国家(地区)抢占长远发展制高点,培育新时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赛场。全球金融危机把世界经济划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再次成为各国战略的重点。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法规。我国也不甘落后,把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空间海洋开发、地质勘探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起草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规划和发展路线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广东产业战略的重心广东省的产业发展战略长期依赖基于主体需要的“追赶发展”模式,着力于依靠模仿国外技术和发展传统加工产业获取财富积累,着眼于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必经阶段的补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广东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在较短的时间内走过了西方国家产业发展历程的早、中期阶段。目前,广东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全球金融危机又创造了与全球经济同步的跨越式机遇,因此,广东新时期的产业战略必须超越“追赶发展”模式,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为此,广东省开始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把它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40条”中的第7条,专门阐述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必成为引领广东未来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心。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三大突破口、四大储备广东要依托自身的制度特色、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选择适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近期发展重点,破除阻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性藩篱,破解困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难题,铺筑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广东路径”。三大突破口。把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LED)等三大产业作为广东近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符合广东实际。其中,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在新型显示、下一代网络、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实现突破;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重点在电池、电机、电控三大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半导体照明(LED)产业,重点发展LED芯片、封装、新一代节能产品等半导体照明设备。争取到“十二五”末,这三大产业形成万亿元产业规模,珠三角成为全球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半导体照明(LED)产业基地和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基地。战略决策储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起步和培育从来都蕴含着国家意志,国家和政府的“有形之手”在其成长阶段极其关键。广东要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赋予广东“先行先试”的权责,努力从发展传统产业和传统发展模式的固有观念、思路、经验中解放出来,营造“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时期的改革任务结合起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