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回弹方案1、编制依据:(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13-71-2015(3)《回弹仪》ZC3-AA(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42、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2.1工程简述:本方案适用xxxxx项目2.2混凝土强度分部概况:各楼主体结构砼分布情况(例表)楼号-1124层混凝土分布墙柱5层第1页6~78~118-楼底层数地地板板下上层层~3层7层26层层东西东西东西东西东西xx楼C45P6C45P6C45P6C45P6C35P6C35P6C4C4C4C3C3C3C3C3CC30C3030CC35C35C30C30C3030CC35C35C30C30C3030CC35C35C30C30C3030CC30C30C30C30C40P6C40P6C40P6C40P6C35P6C35P61111112650055550C4C4xx楼2650C4C4xx楼2650C4C4xx楼2650C3C3xx楼30C1750C3C3C30C30C30C30xx楼301750第2页地下车库C30P6C30C30P1063、混凝土回弹检测部署3.1混凝土回弹检测总目标及进度计划:(1)混凝土回弹检测的总目标:通过混凝土结构实体回弹检测,为处理混凝土质量问题提供依据。进一步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确保工程基础、主体结构安全,避免出现重大质量隐患,使得现场混凝土质量达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要求。现场如有混凝土回弹检测抗压强度不能满足设计有要求的,应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扩大检查,并及时报告监督机构。①根据现场基础及各主体结构实际施工进度,对达到28d龄期的结构实体构件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弹检测。②对现场混凝土浇筑质量存在疑议的结构构件进行回弹检测。3.2回弹人员组成;回弹人员由总监任组长,各土建专业监理工程师任各小组队长,组员由总包质检员,分包质检员及技术人员组成。第3页3.3混凝土回弹检测的构件取样数量与具体部位确定:现场构件按混凝土生产工艺、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一批同类构件作为一检验批。取样时,应随机抽取构件,。剪力墙每层不少于构件总数20%或不少于10件,框架梁、柱每层所有构件的30%(裙房每层为10%).每一个剪力墙上选取的测区数不宜少于3个(上中下分布),在构件上部1/3,中部,下部1/3各设一个测区。每一个剪力墙上选取的测区数不宜少于3个(左中右分布),在构件左部1/3,中部,右部1/3各设一个测区。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测区宜选在能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侧面。每一测区应读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应精确至1,相邻两测点的净距离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应只弹击一次。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并在记录纸上绘制测区布置示意图与描述外观质量情况。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测区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应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第4页构件每个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0mm时,应在每一测区分别测量碳化深度值。根据现场情况,主楼每层分为一个检验批,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每个检验批随机抽取一面墙、一个顶板作为检测区,每个构件应不少于3个测区,地下人防与车库每层分为一个检验批,人防每个检验批由一个顶板、一面墙,地下车库每个检验批包括柱、墙、顶板。4、混凝土回弹检测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1)资料准备:1)工程名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2)构件名称、数量及混凝土类型、强度等级;3)水泥安定性,外加剂、掺合料品种,混凝土配合比等;4)施工模板,混凝土浇筑、养护情况及浇筑日期等;5)必要的设计图纸与施工记录;6)检测原因。(2)回弹仪在检测前后,均应在钢砧上做率定试验,并应符合《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第3.1.3条的规定。(3)检测方法:第5页现场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弹检测按批量进行检测,对于存在质量疑议的构件进行单个构件检测。·1)批量检测:对于混凝土生产工艺、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一批同类构件的检测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