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学案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和有关文学常识。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线索,分析结构,把握中心。3.研读重点文段,领会文章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家作品介绍】(一)朱自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二)《背影》介绍《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导入新课】请你为这篇文章设置一段导入语。【预习检测】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交卸()奔丧()橘子()迂腐()琐屑()栅栏()差使()蹒跚()狼藉()簌簌()踌躇()颓唐()2.你从文章积累了哪些好词?13.整体感知(1)本文的主要事件是什么?(2)把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句子找出来。(3)通过预习,你对本文的初步感受是什么?【自主学习】1.父亲对我的爱表现在哪里?体现了父亲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小组合作探究】1.儿子理解父亲的深情吗?是怎样体现出来的?2.父亲对我的爱有很多,但为什么侧重写背影?【小结】文章通过的描写,刻画了父亲的形象,表达对父亲的感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