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制作望远镜教学设计VIP免费

制作望远镜教学设计_第1页
1/8
制作望远镜教学设计_第2页
2/8
制作望远镜教学设计_第3页
3/8
《制作望远镜》教学设计本节课采用“以望远镜发展史为线索,以实验探究为手段”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重温科学探究之路,不仅能再现知识的动态演变过程,而且可以揭示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领悟科学精神,全面提高科学素养。二、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粤沪版八上第三章光和眼睛,其中第7节眼睛与光学仪器中认识了望远镜。课本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透镜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所以只介绍了折射式望远镜中的伽利略望远镜,为了避免学生对望远镜的认知局限,所以本节课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伽利略望远镜的探究制作,并结合望远镜发展史认识望远镜的其它类型,从而拓展学生视野,培养科学思维。三、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了解透镜及其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关知识。2.科学思维:运用透镜焦距及成像规律设计创意伽利略望远镜。3.科学探究:通过制作,评估交流,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设计、制作的兴趣。4.科学态度与责任:积极参与,体验到实验成果的快乐,拓展了学生视野,培养了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四、教学重点:运用透镜知识如何制作望远镜及交流讨论中如何完善。五、教学难点:运用透镜焦距及成像规律设计伽利略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及机身长度。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学生通过思考、回答、引起兴趣:1前面靠近物体的那块透镜称为物镜,(是凸透镜)。2.贴在眼睛附近的那块透镜称为目镜,(有的学生说目镜是凸透镜;有的说是凹透镜)。1、展示普通望远镜发现望远镜通过前后两块透镜就可以看清远方的物体,这两块透镜分别名称是什么?这两块透镜分别是什么透镜?2.(带着疑问继续深入研究)尽管望远镜已经深入到生活、军事以及天文事业等,但是它的发展却是漫长、曲折的。下面就让我们一同穿越时空,回到17世纪,重温望远镜的发展历程。实现思维的迁移。让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带着疑问准备与科学家同经历探索、研究过程。二、望远镜的诞生1.学生聆听、观看。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像、简介:实验选用日常生活中常2.体验、欣赏。3.思考、回答:调整两块镜片之间的距离,把纸筒制作成可以伸缩模式的构造。面的风标,只不过他把两块透镜固定在一个合适的筒子里,就发明了望远镜。(边说明边演示)2.展示自己制作的望远镜,并请学生利用它看远方景物。3.如果要使远方景物看的更清楚些,我们可以怎样改进呢?见的纸筒、镜片作为器材,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废旧品就可以创作,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运用的能力。也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原则。三、望远镜的发展1.伽利略望远镜特点(对照光路图学生一起分析):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开普勒式望远镜及原理3.现场利用开普勒式望远镜观看远处楼房顶部的避雷针。1.1609年,著名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他在望远镜发明的基础上,经过一年的研究,发明了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最先对准了月球,发现月球表面的环形山等,于是打开了近代天文学的大门。(缺点:各种色光折射率不同,有色差,视场范围小,现多被玩具级的望远镜应用,又称观剧镜)2.1611年,德国科学家开普勒改善了伽利略的设计,他利用两块凸透镜,也制作了一个望远镜,这种望远镜成像特点是上下左右颠倒,但视场较大,需要增加正像系统。现在几乎所有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都是开普勒式。3.现场展示开普勒式望远镜,让学生现场观看远处景物。(先说明:通过小望远镜先确定目标,会看到倒立的像,大望远镜安装了正像系统,放大倍数也增大,会看到正立的像)再用转换器直接把观看到的远处景物投放在屏幕上,让所有同学都能清晰看到。结合望远镜发展史介绍原理.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其进入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不仅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使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以往科学家的探究与思考。现场观看,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促使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的欲望。四、体验制作望远镜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制作伽利略望远镜,实验操作及说明如下:1.取一块直径、焦距大一些的放大镜或老花镜作为物镜,一块焦距、直径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制作望远镜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