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供销社积极推进基层组织体制改革“试验田”变“百花园”的诀窍——XX县区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作法作为XX省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县,XX县区在XX市率先启动“一局一台一队一站”的模式强力推进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文化市场执法改革。省委宣传部部务成员、省文明办主任宋智富在调研考察时,高度评价XX县区的文化体制改革“进展顺利、运转正常、经验很好”。该县的主要做法是:一、科学制定方案,探索改革模式改革能否顺利成功,其关键是要有一个科学的工作方案。为了探索改革推进的有效路径,该县改革领导小组到浙江宁波、慈溪,张家界XX县区等地实地考察学习,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同时为了摸清全县文化广电单位的底子,找准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从去年3月份起,XX县区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以召开座谈会、现场察看、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原文化旅游局、广播电视局及其二级单位的资产状况、人员编制、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地调研,在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省、市确定的改革原则,制定了《XX县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经县委常委会研究批准后,确定了“一局一台一队一站”的改革模式。即:在县文化旅游局的基础上,将县广播电视局承担的行政职能整合,组建了县文化广电新闻旅游局,明确为县1政府工作部门;合并原来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成立新的县广播电视台,列为县委宣传部直管的正科级事业单位;组建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列为副科级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加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牌子,统一履行原文化旅游局、广播电视局的行政执法职能,隶属县文化广电旅游局管理;整合乡镇原有的文化站、广播电视站等职能,建立乡镇文体卫站。二、坚持四大举措,力挫改革坚冰一是主要领导推动。该县从一开始就把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列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县委书记徐德华、县长张运和先后第1页共3页6次到文化单位调研;县委常委、县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先后6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改革措施。新机构运行后,县委书记、县长到文广局和电视台现场办公,解决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思想工作发动。该县始终把思想发动放在工作的首位,注重调动文化广电部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媒体广告部等5个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革是重点和难点,对此,该县按照班子成员——中层骨干——党团员——职工的层次,用会议、座谈、家访等形式,把改革政策讲细讲透。同时,利用县电视台、政府网站、街头标语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职工形成了“早改革早受益”的共识。2三是政策保障驱动。为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利益和事业发展,为改革顺利进行扫清障碍。该县拟定了关于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出台了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相配套的考评和管理办法。编制上,该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审定后,按照“因事设岗、精简高效”的原则,对局、台、队的人员编制进行全面审定,共解决全额事业编制58个。经费上,县财政增加经费投入200多万元,并支付院团结人员身份转换、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成本。今年县财政还在预算中为XX县区地花鼓传承保护和红色旅游规划安排了100多万元的专项经费。四是高效机制联动。该县成立了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为组长,组织、宣传、财政、发改等8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保改革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各相关部门抽调10多位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落实到位,实行集中考勤、集中办公,坚持一天一碰头,一天一汇报。县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采取财政挂帐、市场运作等多种方法,推动5个经营性单位的改制。三、分类推进改革,稳定发展兼顾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标。如何妥善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该县坚持“五个不失”,(即:政治方向不迷失、文化阵地不丢失、民族文化不丧失、国3有资产不流失、职工权益不损失,)积极稳妥推进改革。首先,按照“一局、一台、一队、一站”模式调整(整合)文第2页共3页化行政机构,构建“统一、高效、精简”的大文化管理格局。其次,在分清公益性和经营性界限的基础上采取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推进改革。对文化馆、图书馆、文博馆、厂窖惨案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