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紫农民专业合作社关于“一村一品”工作汇报情况汇报XX县区玉紫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06年注册成立,理事长为王贤松同志,现有社员63名,注册资金300万元,拥有信紫商标3个,无公害认证2个。合作社创建之初从山东引进日本川山紫、日本紫薯王、紫甘薯种苗在下塘乡试种,获得成功,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把种植推广紫甘薯作为主导产业,以“一村一品”工作为重要抓手,强化组织领导、营造舆论氛围,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群众大力参与,合作社关于“一村一品”工作成效显著,2013、2014连续两年被市外国专家局评为市级“一村一品”示范点,现就“一村一品”工作汇报如下:一、加强技术创新,不断促进产业提升XX县区气候、土壤都适合种植甘薯,当地群众种植甘薯历史悠久,由于全部采取粗放管理,产量及品质都不够理想,经济效益较差。自玉紫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种紫甘薯成功后,群众在合作社成员的带领下,2013年种植面积达6300亩,2014年种植面积达8010亩。合作社加强技术攻关,改进冬季种子贮藏易烂难题,攻克育苗,采取平铺式育苗,紫甘薯品质产量达到了较高水平。紫甘薯作为提取食用色素原料,远销山东、上海等地企业。并且合作社延长产业链,建立了机榨粉丝厂。合作社定期请专家到实地讲课,对种植户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及各时期的技术管理要点,提高农户的种植技术知识,带动更多的农户从事紫甘薯产业,为农户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加强资金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合作社统筹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对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慎之又慎。尤其对上级专项资金,设立台账备查。2013、2014两年,市外国专家局拔付合作社资金共8万元整,合作社严格按照《XX市市级农业产业化一村一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试行办法》要求,该笔专项资金合作社主要用于技术攻关、第1页共20页农民种植技术培训、育种基地建钢架大棚等基础设施。资金使用规范合理,专款专用。三、加强为农服务,全力推进小康进程玉紫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种植紫甘薯协议,免费提供苗木、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合作社成员积极向沿海地区跑销路,每年为农户销售紫甘薯数万吨,从未发生紫甘薯滞销现象,真正使农户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由于合作社做到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农户种植技术到位,甘薯品质优良,客商争先签订销售合同,从而带动了周边地区紫甘薯产业的发展,农民经济收入大为增加,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高。随着农民群众经济条件宽裕,村里适时组织大家搞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面貌日新月异,村民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农民致富奔小康进程进一步加快。四、加强自身发展,真正实现做大做强合作社通过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吸收的成员不断增多。把发展紫甘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全力促进了紫甘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社员户人均收入三年翻了一大番。同时,合作社集体收入明显增加,为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玉紫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加强财务等各项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协议、制度来规范种植户、合作社及合作社成员户权利义务,真正实现合作社做大做强目标。五、加强示范带动,全面发挥桥梁作用玉紫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纽带及桥梁的作用,本社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签订紫甘薯生产和销售有关协议,解决了生产经营上政府包不了、村组集体统一不了、农户单家办不了的问题。一是统一模式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二是在生产经营、销售服务、收益分配上实行了六个统一,即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定价、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提高了经营效益,增加了农户收入。三是成立了技术服务机构,提高了科技辐射。由于形势的发展和产业提升的需要,合作社抽调人员组建了技术服务队,全天候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建立不同形式的新技术、新品种科技示范基地,组织专业人员跟踪技术服务,带动了周边乡(镇)、第2页共20页村发展和农户共同致富。在上级部门领导的重视及支持下,几年来,我社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XX市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XX市市级一村一品示范点”等称号。今后,我社坚持为民服务宗旨,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