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安全用电要点一、触电事故规律触电事故没有预兆,而且一旦触电,人的防卫能力迅速降低。加之触电事故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使得触电事故本身有较大的危险性。但不应认为触电事故是不能防止的。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应当研究触电事故规律,以便制订有效的安全措施。根据对触电事故的分析,从触电事故的发生频率来看,可找到以下规律:(1)6~9月触电事故多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每年的二三季度事故多,6~9月最集中。主要是由于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人体衣单而多汗,触电危险性较大;还由于这段时间多雨、潮湿、地面导电性增强,容易构成电击电流的回路,而且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容易漏电。(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低压触电事故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主要是由于低压设备远多于高压设备,与之接触的人又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的缘故。应当指出,在工业用电中,专业电工情况是相反的,即高压触电事故比低压触电事故多。(3)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主要是由于这些设备是在人的紧握之下运行,不但接触电阻小,而且一旦触电就难以摆脱电源;另一方面,这些设备需要经常移动,工作条件较差,设备和电源线都容易发生故障;此外,单项携带式设备的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容易接错,造成触电事故。(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电气事故多发生在分支线、接户线、地爬线、接线端、压线头、焊接头、电线接头、电缆头、灯座、插头、插座、控制器、开关、接触器、熔断器等处。主要是由于这些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接触电阻较大,绝缘轻度较低以及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5)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由于这些行业有潮湿、高温、现场情况复杂、移动式设备和携带式设备多或现场金属设备多等不利因素存在,因此触电事故较多。(6)中、青年以及非专业电工、合同工、临时工事故多。主要是由于这些人多是主要操作者,经常接触电气设备;而且这些人经验不足,又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其中有的责任心还不够强,以致触电事故多。(7)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多。主要是由于安全教育不够,以及安全制度不严、安全措施不完善的缘故。造成触电事故的具体原因有: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反操作规程、设备不合格、维修不善等。由于电气线路设备安装不符合要求,会直接造成触电故事;由于电气设备运行检修管理不当,绝缘损坏而漏电,又没有有效的安全措施,也会造成触电;接线错误,特别是插销座接错线,造成过很多触电事故;由于操作失误,带负荷拉刀闸,未拆除接地线合刀闸等均会导致电弧引起触电;检修工作中,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不完善,误入带电间隔、误登带电设备、误合开关等造成触电事故;高压线断落地面可能造成跨步电压触电等等。应当注意,很多触电事故都不是由单一原因。希望大家提高警觉,尽量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触电事故的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触电事故的规律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列如,低压触电事故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在一般情况下是成立的,但对于专业电气工作人员来说,情况往往是相反的。因此,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分析和总结触电事故的规律,为做好电气安全工作积累经验。为了总结触电事故的规律,应当对所有的触电事故做认真的技术性分析和统计,并制定防止触电事故的综合措施。触电事故的原始记录不但可以使我们了解工业企业和其他用电场所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还能使我们了解电流对人体作用的特征,使我们了解电器设备结构、安装、运行以及使用方面的缺陷。常见性违纪违规的表现实录(一)违反劳动纪律1.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内聊天、打闹。2.在工作时间脱岗、睡岗、串岗。3.在工作时间内看书、看报或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4.酒后进入工作岗位。5.未经批准,开动本工种以外设备。(二)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用具。1.留有超过颈根以下长发、披发或发辫,不戴工作帽或戴帽不将头发置于帽内而进入有旋转设备和生产区域。2.高处作业或在有高处作业、有机械化运输设备下面工作而不戴安全帽的。3.操作旋转机床设备或进行检修试车时,敞开衣襟操作的。4.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