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工作运行视察报告市人大代表某第三组关于新农合工作运行情况的视察报告市人大常委会:遵照《某某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视察办法》,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为切实依法执行代表职责、履行代表义务,结合工作实际,某县第三组在组长某某的带领下,于2010年12月20日至12月21日组织开展了对某县新农合工作的视察活动,具体报告如下:一、视察地点县合管办、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镇卫生院、部分农村卫生所。二、代表参加视察活动情况市人大代表某县第三组共13人,其中驻县11人,有3位人大代表因公务请假,实际参加视察活动的10人。三、视察内容及方式本次人大代表视察活动为专题视察,重点了解县新农合工作运行情况,存在问题。视察方式为:一是听取汇报;二是进行座谈;三是走访调查。四、视察活动所了解的情况(一)基本情况某县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94.8万人。年月份县正式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当年参合农民76.6万人,参合率80.66%。参合农民每人筹资10元,各级政府补助40元,报补封顶线1万元。全年全县共为参合农民实施医疗补偿26.4万人次,补偿金额1614.6万元;2008年全县参合农民77.8万人,参合率82.07%,参合农民每人筹资20元,各级政府补助80元,人均100元,报补封顶线3万元,全县全年共为参合农民实施医疗补偿41.05万人次,补助金额5879.30万元;2009年全县参合农民84.50万人,参合率89.08%,参合农民每人筹资30元,各级政府补助120元,共计150元,9种特殊慢病门诊医疗纳入补偿范围。报补封顶线6万元。全县全年共为参合农民实施医第1页共5页疗补偿51万人,补助金额1.12亿元。(二)定点医疗机构情况2007年3月份,经单位申报,卫生局组织考核,我县确定各级定点医疗机构589所,其中县级定点医疗机构4所,乡级定点医疗机构21所,民营医疗机构1所,村级定点医疗机构563个。目前,全县编制病床张,实际开放张,其中县级医疗机构张,乡镇卫生院张,全县每年人口平均拥有病床数为张。全县2010年底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共有职工人,其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有职工人,乡镇卫生院有职工人,村卫生所有乡村医生人。其中高级职称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初级技术职称人,工勤人员人。2007年初全县县、乡、村医疗卫生单位的运行情况为。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床位周转率53%,乡镇卫生院床位使用率不到10%。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业务收入一般。职工大都发档案工资的70%的工资,勉强可维持生活。乡镇卫生院三分之一可维持生活,三分之二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况,大部分乡镇卫生院职工发不到档案工资的30%,困难以维持生活,导致不少卫技人员外流或出外打工。乡村医生因无报酬,大部分生活都很清贫,好在都有土地播种,吃饭虽没问题,但经济状况欠佳。农民困无医疗保障,加上收入低县城经济滞后,困病致贫、困病返贫及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非常严重,有不少农民因看不起病,不敢看病,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导致死亡。2007年4月份我县实行新农合制度以来,党的这项民生工程、惠民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2007年农民群众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可报销60%,在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可报补50%,在县外和市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可报补40%。从2009年开始,农民群众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可报补75%,在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可报补60%,在县外和市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可报补50%。同时又把10多种慢病门诊治疗纳入报补范畴,报补封顶线逐年提高,不断提高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进一步缓急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良性发展。2007年4月份以来,县、乡、第2页共5页村医疗机构的病床使用率逐年提高,目前大多医疗机构的病床使用率都达到95%以上,甚至不少单位都临时增加了床位,门诊、住院病人的增加,无疑促进了医疗单位业务收入,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目前,县、乡医疗单位职工不但都能发到档案工资,而且大部分还能拿到数目不少的奖金,广大乡村医生因能得到部分报酬,生活也逐渐好转起来,昔日破旧的诊所大都进行了新建和改建,医疗设施进行了更新,农村卫生所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新农合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