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设备使用安全隐患排查要点(一)上料系统检查1.矿槽、焦仓等处栏杆、梯子、孔、洞应全部封好。矿槽、焦仓应全部安装箅子。皮带机、振动筛等传动设备应全部有防护罩,皮带机应配有安全绳、开车响铃、紧急开关等。2.各转运站,矿槽上、下料口,振动筛等产尘点应有除尘设备。焦仓下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各危险部位应有安全警示标志。3.上料卷扬操作室应有报警装置。上料斜桥下边应有防护网。上料卷扬机的行程限位等安全防护设施应齐全、完好。上料卷扬机房安全防护栏等应完好。4.上料系统料坑上面应有装料指示灯,应有两个出入口,应用良好的照明及躲避危害的安全区域。敞开的料坑应设围栏,在有供电滑线的料车上卸料应有防止触电的措施。5.料车应用两条钢丝绳牵引并应有行程极限、超极限双重保护装置和高速区、低速区的限速保护装置。卷扬机室应设与中控室(高炉值班室)和上料操作室联系的电话和警报电铃。6.电磁盘吊应有防止断电的安全措施。(二)炉顶设备检查1.炉顶应至少设置两个直径不小于0.6m、位置相对的人孔;应保证装料设备的安装精度,不应泄漏煤气;钟式炉顶的设备应实行电气联锁,并应保证大、小钟不能同时开启;均压及探料尺不能满足要求时,大、小钟不能自由开启;大、小钟联锁保护失灵时,不应强行开启大、小钟。2.无料钟炉顶温度应低于350℃,水冷齿轮箱温度应不高于70℃。料罐、齿轮箱等,不应有漏气和喷料现象。炉顶系统设备安全联锁应符合安全规程的要求。3.按照操作方法平衡好炉温和炉渣碱度,以保证炉况顺行,减少炉况失常以及悬、崩料。4.炉顶液压站应有防火措施、灭火装置,液压站无漏油现象,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炉顶各层平台栏杆应齐全,孔、洞应有防护设施。5.各蒸汽包、集气包、氧气分气包应有资质厂家制造,应经检验有合格证。6.炉顶的煤气、氮气无泄漏现象,炉顶按规定有安全防护,有警示标识。(三)高炉主体检查1.炉体无裂纹、变形、开裂、基础下沉现象。炉皮开裂的护炉方案,应制定有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安全措施。2.高炉突然断风,应按紧急休风程序休风,同时出净炉内的渣和铁。高炉应有事故供水设施。高炉生产系统(包括鼓风机)突然停电时,应按紧急休风程序处理。3.人员进入高炉炉缸作业前,应拆除所有直吹管,有效切断煤气、氧气、氮气等危险气源,并认真做好监护、检测和通风措施。4.出铁、出渣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并发出出铁、出渣或停止的声响信号;水冲渣的高炉,应先开动冲渣水泵(或打开冲渣水阀门)。5.摆动溜嘴往两边受铁罐受铁时,摆动角度应保证铁水流入铁水罐口的中心;接班时应认真检查开关、机械传动部分、电机、减速机、溜嘴工作层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停电时应按规定操作摆动溜嘴。6.转鼓渣过滤系统应做到设备无异常,粒化头无堵塞,接受槽格栅无渣块、高低沟、渣闸正常,热水槽无积渣,地坑无积水,管道阀门无泄漏,胶带运行平稳、无偏离,事故水位正常;正常生产时,系统设备的运转应实行自动控制。7.吊运铁水或液渣,应使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起重机应标明起重吨位,并应设有限位器、缓冲器、防碰撞装置、超载限制器、联锁保护装置等。8.高炉工业蒸汽集汽包、压缩空气集气包、氮气储气罐、喷煤系统的中间罐与喷吹罐、汽化冷却汽包以及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的膨胀罐等,其设计、制造和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规定。汽包的液位、压力等参数准确显示在值班室。9.高炉风口及以上平台,应设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高炉内衬耐火材料、填料、泥浆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应设有集中监视和显示的火警信号。10.水冲渣应有备用的电源、水泵;水冲渣应有改向渣罐放渣或向干渣坑放渣的备用设施。渣、铁沟应有供横跨用的活动小桥。撇渣器上应设防护罩,渣口正前方应设挡渣墙。11.碾泥机应专人操作,并有自动联锁控制和信号;碾泥机、搅拌机及供料设备,应有防护装置;碾泥机室,应有良好的通风除尘设施和必要的装卸机械碾泥机之间、进出料口周围以及碾泥机下面的传动部件,应留有检修、运输及操作空间。12.泥炮和开口机操作室,应能清楚地观察到泥炮的工作情况和铁口的状况,并应保证发生事故时操作人员能安全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