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职能加快医保调研报告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从起步到现在,已历经十几年时间。这项改革在*市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很快。一是享受保障的范围不断扩大。绝大部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都纳入医疗保险范围,覆盖范围比原来公费、劳保医疗大得多。二是享受医疗保障的人数大幅增加,社会公平性在参保人群中体现得较为充分。参保人员能在一个政策范围内平等地享受医疗保障,彻底改变了原公费、劳保医疗在待遇上畸高畸低的局面。三是陆续出台了一些配套政策,解决了部分困难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障问题,缓解了社会矛盾。四是建立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保险、以及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使职工个人医疗费负担逐步减轻,广大干部职工医疗待遇得到基本保障。我市医保改革成效表明:实行积极的医疗保障政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有着重大意义;政府职能的发挥对医保改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医保改革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下一步,政府的职能应着力在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一、积极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让城市全体居民都能享受到改革成果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对于促进企业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国经济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出现了覆盖人群过窄,城镇从业人员不能完全参保,城镇居民享受不到医保的问题,医疗保险的公平性就全社会而言未能充分发挥,不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不利于医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推动实现医疗保险覆盖全体城镇居民,人人享受医疗保障的目标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是制定系统设计、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战略步骤,第一步要实现城镇所有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的全覆盖。这一步*市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像烟厂、移动通讯公司、下花园煤矿等多个大型企业还没有参保,个别困难企业因无力缴费也第1页共4页没有参保,不少在医保改革启动前破产、改制企业的退休人员仍不能参保,宣钢的封闭运行问题尚没有解决等问题,都阻碍着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应统筹协调、认真研究,加快解决步伐。第二步是实现城镇非就业人员的全覆盖,要逐步将职工家属、子女以及驻张高校学生等人群分阶段纳入医保统筹,让城镇居民都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在保障政策上要依据不同人群、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制定不同的但又能相互衔接转化的筹资办法和保障办法。推动医疗保险全覆盖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应从战略角度高度重视这一工作。二、积极推动三项制度改革同步推进,为医保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虽然在功能和目的上与医疗体制改革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有很大不同,在三者之间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医保改革的实践主体是医院和药店,医保改革只能影响医院药店的管理却不能左右医疗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方向。目前由于后两项制度改革滞后使医保基金的流失和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医保基金自求平衡的能力越来越低,参保人员对医保改革不满情绪也越来越大。随着医保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越发深切感到,要想按照原来目标继续推进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必须加快其他两项制度的改革步伐,把“身陷泥潭”的医保改革解救出来,真正减轻它的改革成本。为减轻自身负担,医保改革当前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发展社区医院,尽可能把社区卫生院纳入医保范围。这样既可以方便群众看病,还可以降低医保支出。二是探索实施大型医用材料限价、单病种费用控制、总费用控制等结算办法,加强对医院的量化考核,逐步建立费用分担和风险共担机制,树立定点医院的社会责任。去年我市医保基金亏损1000多万元,我们在积极调整政策的同时,加大了协议管理力度,把以上考核指标列入协议,不仅实现了扭亏为盈,而且遏制住了不断膨胀的医疗服务行为,使基金支出进一步合理。三是探索实施市内转诊转院办法,逐步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的治疗模式。目前我市还缺乏相应的规定和第2页共4页办法,患者迷信大医院、轻视社区医院的观点没有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