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定西市委员会关于视察全市城镇建设情况的报告政协定西市委员会关于视察全市城镇建设情况的报告市委、市政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市政协三届五次主席会议的决定,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全市城镇建设进行了视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6月28日,参加市政协三届三次常委会议的常委、部分市政协委员、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市政协机关干部,在成柏恒主席带领下,冒雨视察了定西XX县区政府北路及桥、集中供热点、阳光馨苑保障性住房小区、市行政中心综合办公楼、文化艺术中心及博览中心、定西湖及大小碱沟绿地景观、关川河翻板坝及景观带、市医院搬迁工程、安定区保障性住房、定西电大、生态园、体育场馆、游泳馆、天庆大酒店等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情况。7月11日至12日,市政协又组织在市区的经济、工商联、文化等界别委员,并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参加,共60多人,在副主席丁寿亭、吴丙申、梁笑玉、杨发升和秘书长段习文带领下,视察了XX县区首阳镇中药材交易市场、XX县区道路建设工程、河畔家园保障性住房建设、XX县区集中供热工程、中国文峰药材交易城、渭州九年制学校、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工程、渭滨家园保障性住房建设、龙宫步行街建设,以及XX县区榜罗会议纪念馆、XX县区道路改扩建工程、工业集中区、XX县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XX县区集中供热工程、秦嘉徐淑公园、温泉路中学、保障性住房建设、县体育馆建设、温泉城及书画长廊建设等。在通渭视察结束后,秘书长段习文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XX县区、XX县区城镇建设情况介绍,有8位委员结合视察情况做了口头发言和书面发言,吴丙申副主席代表市政协作了讲话,对XX县区和XX县区城镇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政协委员继续关注全市城镇建设,对城镇建设中的问题及广大市民的愿望和要求,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积极第1页共6页为全市城镇建设建言献策。经过视察,委员们认为,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兴农强工、做大城镇、扩充总量、提升水平”的总体部署,坚持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并举,把加强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转型跨越的重要抓手,以打造“五XX县区”为目标,成立协调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重视规划编制、明确发展思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项目建设,实施科学管理、净化美化环境,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宜居水平显著提高。委员们对定西城乡发生的天翻地覆般的变化十分高兴,对定西发展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委员们认为,在XX县区建设中,市委、市政府坚持大手笔谋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建设项目多、投入大、速度快、定位高、配套全,整体框架基本成形,正进入加速发展、水平提升、功能完善的新阶段;XX县区城镇建设在完善规划、土地拍卖、经营城市等方面为全市带了个好头,产业优势突出、地域特色鲜明,经过多年建设,已呈现出现代化中等城市的雏形;XX县区城镇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力度很大、进展很快,布局比较合理,文化氛围浓厚,独具书画之乡魅力。委员们指出,纵向看,全市城镇建设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令人鼓舞。但由于我市自然条件差、经济水平低、财政困难等原因,与全国、全省的总体水平相比,我市城镇建设仍然有很大差距。一是城镇化率低。2011年,全国、全省城镇化率分别为51%和36%,而我市城镇化率仅为24.4%,分别低26.6和11.6个百分点。二是城镇规划体系还不完善。对基础设施规划比较重视,而停车场、防洪、防空等规划缺乏;规划变更比较随意,执行规划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城镇建设的欠账还很多。城镇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背街小巷的棚户区大量存在,旧城改造的任务繁重。四是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还很不齐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建设才开始起步,学校、医院的配套与居民需求之间差距较大,上学难、看病难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五是城镇的特色还不够鲜明。文化提升工程还第2页共6页没有真正打造出来,旅游、文化还没有形成产业。六是城镇管理相对滞后。管理水平较低,方式粗放,破坏城镇设施的事件时有发生,市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七是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