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走科学发展之路的调研报告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走科学发展之路的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发挥统战部门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走科学发展之路。近期,我们按照市委统战部要求,采取个别走访、谈心交流、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走科学发展之路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XX县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基本情况截至目前,我县共有注册民营企业和工商户39000户,其中私营企业33400户,个体工商户6700人,从业人员达到5.6万余人,民营企业继续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累计完成增加值4.49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5.7%,同比增长21.9%,增速高出国有控股企业29.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增强了我县的经济实力;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了社会稳定;提高了城乡人民收入水平;方便了人民群众生活,繁荣了市场。目前,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共有省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代表2人、县人大代表9人;市政协委员2人、县政协委员36人;市工商联常委4人、执委4人、县级工商联副主席10人,常委38人,执委27人。二、我县近年来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科学发展工作情况近年来,XX县区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大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科学发展,搞好各项服务,促其壮大,使非公有制经济从“补充”走向唱主角,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县委统战部、工商联按照县委政府的指示做好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积极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才走科学发展之路。千方百计扶助私营企业和个体户的发展壮大,为民营经济的发第1页共7页展做好理顺关系,搞好服务工作,把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才走科学发展之路放在全县发展大局中去谋划,支持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人士,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开展工作,服务社会,造福人民。2、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非公有制经营业主走科学发展之路。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当地资源优势相结合,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制定政策在农村培育扶持了一大批种养殖大户。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村个体私营企业与农户实行多种形式的优化组合,形成产销一体经营格局,组织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和进行专业化生产,促进农产品流通,提高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对无固定经营场所,走村串户从事商品零售、小宗农副产品贩运,简单加工、修理、服务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以及非机动车运输和较小规模的经营者引导他们诚信经营,科学管理,并免除工商登记,免收各项工商行政管理费。多渠道培养企业人才、提高企业人员素质,组织新老私营企业管理人员学习有关法规和外面的先进管理经验及科学发展观理论,打破家族式管理,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民间资金向资本的转化相结合,引导外来投资者与本地投资者联姻、外来企业与本地企业参股共办企业,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并依托会东丰富的矿产资源,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资建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3、优化服务,打开绿色通道,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制定了“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为投资者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开展职能部门与企业帮联活动,引导他们走科学发展之路,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县委统战部、工商联和相关部门的干部经常深入到联系的企业中了解他们的经营情况,用政策规范其行为,用信息引导其发展,用诚心帮助困难企业查找根源,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措施。其次是优化法制环境和治安环境,工商、税务、公安等职能部门改坐场院式管理为动态管理,提高管理效力,制止“三乱”,减轻企业负担;对外来企业实行挂牌保护,纪委监察和有关单位设立了投诉电话,对向企业“吃、拿、卡、要”的行为,一经投诉,立即严肃查第2页共7页处。三是优化税收环境,建立公开、公正、透明、合理的税收征管体系,做到公平竞争,阳光作业,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一视同仁,本地投资者与外来投资者一个样,从根本上杜绝了人情因素在税收征管中的不良现象;对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给予政策上的优惠,鼓励和帮助他们开办企业。三、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