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明白得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把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发觉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因数和倍数个数方面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整数的乘除运算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自主探究和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白得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三、教学预备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明白得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例1:1.观看算式的特点,进行分类。(1)认真观看算式的特点,你能把这些算式分类吗?(2)交流学生的分类情形。(预设:学生会依照算式的运算结果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被除数、除数、商差不多上整数;第二类是被除数、除数差不多上整数,而商不是整数。2.明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1)同学们,在整数除法中,假如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我们就说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2)在第一类算式中找一个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3)强调一点:为了方便,在研究倍数与因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样不包括0)。【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数的除法算式”中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简洁明了,同时为学习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进行有效铺垫。3.明白得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1)独立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2)我们能不能说“4是因数”“24是倍数”呢?表述时应该注意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明白得的基础上进行正确表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是单独存在的。我们不能说4是因数,24是倍数,而应该说4是24的因数,24是4的倍数。4.明白得一个数的“因数”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数”的区别以及一个数的“倍数”与“倍”的区别。(1)今天学的一个数的“因数”与往常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区别呢?课件出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是相关于“积”而言的,能够是整数,也能够是小数、分数;而一个数的“因数”是相关于“倍数”而言的,它只能是整数。(2)今天学的“倍数”与往常的“倍”又有什么不同呢?“倍数”是相关于“因数”而言的,只适用于整数;而“倍”适用于小数、分数、整数。(3)交流汇报。【设计意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与学生已学过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以及“倍”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比较容易混淆,这也是学习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意义的难点。通过观看、对比、交流,引导学生发觉一个数的“因数”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数”的区别以及一个数的“倍数”与“倍”的区别。(二)找一个数的因数教学例2:1.探究找18的因数的方法。(1)18的因数有哪些?你是如何找的?(2)交流方法。预设:方法一:依照因数和倍数的意义,通过除法算式找18的因数。因为18÷1=18,因此1和18是18的因数。因为18÷2=9,因此2和9是18的因数。因为18÷3=6,因此3和6是18的因数。方法二:依照查找哪两个整数相乘的积是18,查找18的因数。因为1×18=18,因此1和18是18的因数。因为2×9=18,因此2和9是18的因数。因为3×6=18,因此3和6是18的因数。2.明确18的因数的表示方法。(1)我们如何样来表示18的因数有哪些呢?如何样表示简洁明了?(2)交流方法。预设:列举法,18的因数有:1,2,3,6,9,18。图示法(如下图所示)。3.练习找一个数的因数。(1)你能找出30的因数有哪些吗?36的因数呢?(2)如何样找才能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获得找一个数的因数的不同方法,在练习中体会“一对一对”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幸免遗漏或重复。初步感受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以及“最大因数、最小因数”的特点。(三)找一个数的倍数教学例3:1.探究找2的倍数的方法。(1)2的倍数有哪些?你是如何找的?(2)交流方法。预设:方法一:利用除法算式找2的倍数。因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