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近代中国 专题八 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 第3课时 近代后期的民族工业与重大理论成果能力提升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近代中国 专题八 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 第3课时 近代后期的民族工业与重大理论成果能力提升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10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近代中国 专题八 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 第3课时 近代后期的民族工业与重大理论成果能力提升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10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近代中国 专题八 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 第3课时 近代后期的民族工业与重大理论成果能力提升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10
第3课时近代后期的民族工业与重大理论成果1.(2018·孝感模拟)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学界曾就中国是走统制经济发展模式“”还是走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产生争论。产生上述争论的主要背景是因为当时()A.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艰难C.南京政府大力倡导D.日本法西斯对华侵略加剧解析:选A“。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统制经济发展模式和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受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艰难,故B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并未提倡该种争论,故C项错误;日本法西斯对华侵略加剧是1937年后,对该争论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2.(2018·保定、唐山摸底)1937年9月2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立工矿调整委员会,开始全面负责战区工厂的内迁工作。沿海和临战地区的民营工厂和国营工厂,特别是兵工厂陆续内迁。其主要目的在于()A.改变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态B.保证官僚资本稳定快速发展C.重建国防工业支持抗日战争D.“”为战时陪都建设打基础解析:选C。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日本侵入华北、华东地区,为避免民族工业落入敌人之手,保存经济、国防实力,沿海和临战地区的工厂被迫陆续内迁,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沿海和临战地区的民营工厂和国营工厂可知内迁企业并非完全是官僚资本,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全面负责战区工厂的内迁工作,故C项正确;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下南京时才设立陪都,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2018·湖南百所重点中学诊断)下面是1937年、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表中数据变化可以反映出()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年16%4.4%7.3%1942年58%78%49%A.政府调整了工业布局B.官僚资本的壮大C.工业结构随战争调整D.民营工业的发展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这与工业的地域布局并无关系,故A项错误;官僚资本是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把其他资本转为官僚个人资本的过程,这与材料中重工业比例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1937年与1942年国统区重工业结构的对比变化可以看出,1942年重工业比重大大增加,此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工业调整是适应抗战对重工业的需要,故C项正确;民营工业是以轻工业为主体,与材料重工业不符合,故D项错误。4.(2018·郴州模拟)下表是根据邹依仁所著《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整理而得出的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华人职业分布情况统计数据职业所占比重职业所占比重注释农业0.1%交通运输1.25%专门事业:工程师、科学家、律师、医生、记者、作家、会计等;杂类:传统服务行业(小商贩、洗衣、帮佣、理发等)和少量游民及帮会成员。工业18.3%政府市政机关0.7%现代商业16.4%演员、运动员0.3%专门事业1.3%杂类55.3%下列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A.上海教育发展推动华人素质提高B.租界内华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C.上海地区的农业经济走向衰退D.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解析:选D。根据材料从事专门事业的人数仅占1.3%,说明华人总体素质并未有大幅度提高,故A项错误;材料是华人职业分布情况统计,无法体现华人的政治权利,且租界“”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国中之国,不可能保障华人的政治权利,故B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里从事农业人口的比重小,无法体现上海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华人从事的职业门类多,分布在各行各业,说明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故D项正确。5.(2018·武汉调研)1921年6月,“孙中山说道: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A.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B.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C.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D.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分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可知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故选C“”项。宜先求富强,孙中山意识到实现民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先后,并不能反映出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近代中国 专题八 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 第3课时 近代后期的民族工业与重大理论成果能力提升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